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之环境
- 资源简介:
约20340字。
小说的环境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社会环境:狭义的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的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描写。考査内容有:①环境描写的作用(意图);②环境描写的特点;③环境描写的手法;④环境描写的寓意;⑤环境描写的赏析。
环境描写的特点与作用
考点综述
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本身: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 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3. 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4. 主题方面:①表达、寄托、暗示、揭示主题;②丰富、深化主旨。
答题常用术语:
1. 社会环境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交代人物的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
(3)揭示社会关系;
(4)交代人物的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的性格;
(5)提示社会本质,提示主题。
2. 自然环境的作用
(1)突出季节特征;
(2)表现地域风光;
(3)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4)渲染、营造、烘托氛围或气氛;
(5)增加或缓和紧张的氛围;
(6)奠定感情基调;
(7)反映、暗示社会环境;
(8)转换或展开情节,推动情节发展;
(9)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10)前后多次描写,成为行文线索;
(11)为下文刻画人物做铺垫;
(12)烘托、映衬人物形象;
(13)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
(14)暗示人物心理的转变;
(15)象征暗示人物命运;
(16)掲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
(17)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主题;
(18)丰富、深化主旨;
(19)设置悬念,产生波澜,激发阅读兴趣。
解题方式
设题方式
1. 小说两次写到“××”(自然景物),有什么作用?
答题要点或公式 ①环境本身(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衬托)。
2. 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答题要点或公式 ①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时间,交代......背景)→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衬托)→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技巧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