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项复习分析小说的情节
- 资源简介:
约11610字。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项复习分析小说的情节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高考试题中的情节考查有较强的综合性,往往与小说环境、人物、主题紧密结合。值得注意的是近年考查重点的变化,即由过去直接要求概括或梳理情节转变为要求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分析某一情节作用,对情节手法(叙述技巧、情节安排技巧)的分析也趋于精细化。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分析是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常设题型有以下三类:概括情节、分析情节手法、分析情节作用。
知识回顾
一、情节安排技巧
1.线索。小说的线索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也是结构全文的脉络。其目的是贯穿全文情节,把全文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
2.悬念。悬念是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如2016年全国II卷《战争》的开头。
3.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即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做衬垫蓄积气势,突出主旨。
4.伏笔。伏笔是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后因果更分明。
5.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某些内容在不同部位的互相关照与呼应。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如《祝福》的开头和结尾。
二、情节叙述手法
1.叙述方式
(1)顺叙: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可以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
(4)补叙: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