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之情节(附思维导图+教材经典课文示例解析)
- 资源简介:
约6950字。
高考小说阅读之情节(附思维导图+教材经典课文示例解析)
小说情节知识清单
一、情节结构
(一)单线结构
1.顺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示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如何展开的
2.倒叙:将小说的高潮或结尾部分前置
示例:《祝福》在结构上采用什么记叙顺序?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3.插叙:在叙述故事中插入其他故事
示例: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中“林教头沧州遇故旧”的叙述方式及作用。
4.补叙:补充与之相关的事情
示例:《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作者使用什么叙述方式解释“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并分析其妙处。
答案:插叙,造成叙事的波澜,也让读者在惊异与顿悟的情感呈现中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5.平叙:同时叙述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故事,又叫“分叙”
示例:在《水浒传》,《林海雪原》,《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等长篇小说中都有精采的运用。(提示:一般地说,平叙也只有在写较长的文章时才用得上)
(二)复线结构
1.明线与暗线:明线叙故事,暗线写主题
示例:分析鲁迅小说《药》的明线和暗线,并提炼主题
鲁迅写的小说《药》就是如此。故事的明线是:清末 年间,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了痨病,人们说此病吃了血馒头就好了,所以老栓等到一天清早 衙门杀人,就拿着洋钱去买用囚犯血染的馒头,并匆匆拿回家给小栓吃。此文暗线是:老栓 去取血馒头那天清早,被杀的囚犯是革命者夏瑜,小栓就是吃的他的血馒头,但这剂“药” 并没把小栓的病治好。小栓最终还是被痨病夺去了生命。作者就将这明暗两线交*,结成双 环连套——在本文结局的坟场上,让小栓的墓和夏瑜的墓错落地挨在一起,小栓的母亲、 夏 瑜的母亲又都在给儿子上坟、烧纸……《药》的主题:“愚昧的群众享用革命者的鲜血, 不 是医治病苦的良药;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就自然而然地 从坟地里奔出来了。
2.蒙太奇结构:镜头组合,立体感,省去交代与过渡
示例:先秦作品《弾歌》“断竹、 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 ”使用了什么叙事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使用了蒙太奇手法,四个词,就是四个镜头,四个镜头 组合起来,就形成一幅完整的古代原始人类劳动狩猎的画面,真实的再现了古 代人类的劳动过程。他们砍竹、接竹、制造狩猎工具,再用弹丸去追捕猎物。
二、情节手法:
(一)视角
1.全知视角:第三人称,客观真实,利于叙事
示例:小说《复活》采用什么视角叙事,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