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细读精讲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二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5/28 22:28: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170字。

  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石钟山记》细读精讲
  教材原文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2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3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4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5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6始访其遗踪7,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8,北音清越9,桴止响腾10,余韵徐歇11。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12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13舟行适临汝14,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15,送之至湖口16,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17。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18,如猛兽奇鬼,森然19欲搏人;而山上栖鹘20,闻人声亦惊起,磔21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22也。余方心动23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24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25,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26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27,可坐百人,空中28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29之声,与向之噌吰者
  作文讲记
  《石钟山记》的理趣
  《石钟山记》跳出了一般游记文章的窠臼,寓哲理于游历见闻之中,融意兴与理趣于一体,发人深省,格局开阔,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一篇简单的游记去阅读,而应探寻作者在游历写景背后的议论核心,挖掘游玩纪事中隐含的学问道理。
  首先,从开篇苏轼对郦道元、李渤等人观点的批判就可以看出他的学问态度,他对权威秉承着一种不迷信的怀疑精神,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唯真理是用。他怀疑郦道元的观点不是因为“人常疑之”,而是从生活经验出发,觉得让石头在水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