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常考9大题型汇编
- 资源简介:
约6950字。
高考小说常考9大题型汇编
题型一 小说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解题思路】
方法:“一巴掌扇出人物来”
①作者直接交代评论。
②环境烘托。将人物置身于特定的、乃至变化的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人物身上自然就有了环境的烙印。
③以事写人。在情节的发展中(在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所作所为)展现人物性格。
④各种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
正面描写:语言、动作、肖像、神态、外貌、心理、细节等。侧面描写:他人的评价、态度等。
⑤他人(或自身表里、前后)的对比衬托。同一件事不同人的不同的做法,高下美丑立见;表里前后不一,体现性格的复杂性或发展性;前后的抑扬,突出人物性格,加深读者印象。
例1:《理水》怎样塑造大禹等“中国的脊梁”的形象的?(6分)
①外貌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大禹不穿袜子,光脚板,有茧子等,写出坚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②语言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但说话,则刚直有力。体现他果决坚毅,行胜于言的形象。③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突出他们的尚实干、不空谈,从而凸现其“中国的脊梁”形象。④由事见人(通过大禹的所作所为展现大禹的性格)。大禹亲自深入治水一线考察,征询百姓意见,又耐心听取大臣们的考察结果和意见,创造性地提出以“导”代“湮”的治水策略。体现他虚心务实、开拓创新的形象。
例2:《小步舞》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分)
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村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题型二 小说作用题
【解题思路】
方法:“五体投地”出答案。
问某个人物、某段景物、某个物象、某个情节、某段描写等的作用,大多都可以从“环境、形象、情节、主题、效果”五个方面去考虑问题,其中总有两三款适合你。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鲁迅《祝福》 结尾
结尾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主题上:以集中代表封建礼教的祝福带给鲁镇人的是幸福带给祥林嫂却是毁灭的巨大反差,突出主题。
②情节上:从祝福起,以祝福结,首尾呼应,结构圆合。
③表达效果上:以节日的喜庆反衬祥林嫂在痛苦绝望中死去的悲凉,增加小说悲剧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