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错题本(文言文部分)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8/1 7:41:26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39078字。
高考错题本
专题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考纲解读
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就是指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具体讲,就是要通过掌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同形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达到理解文言文的目的。从词义上看,这里所说的常见实词又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凡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过的古今词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应当算作属于考查内容的常见实词;当然,也还应当包括一些中学生尚未直接接触到的而传世名篇中却经常出现的这类实词。
 易错问题归类:
①不明文言实词的特点,文言实词掌握不牢固,仅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去理解。
②忽视了语境的限制,孤立地理解,不注意从上下文去推断。
③整个文言语段理解模糊,仅凭感觉来判断,如果是翻译题则胡乱猜测或干脆不译,原词照抄。

二、点击典型、易错试题
   1、找出下列各句与“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一句中“适”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愚溪诗序》)
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予之所共适(《赤壁赋》)
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
D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
E将适齐,谓季隗曰(《晋公子重耳之亡》)
      答案为E。
解题思路:题干中的“适”为“往,去,到……去”之意。A、正,恰好。B、享有。C、出嫁。D、刚才。只有E项为“到……去”之意,译为“将要到齐国去,(于是)对季隗说……”。
      警示:一定要熟记学过的文言实词典型例句,并根据意义加以归类整理,通过例句记忆义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② 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  ③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④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⑤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⑥ 军惊而坏都舍  ⑦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⑧ 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A. ①②④⑧    B. ②④⑤⑦    C. ③⑦⑧    D. ①③④
  答案为 C
解题思路:① 古:招致。今:迅速  ② 古:离开。今:往、到  ⑤ 古:钥匙。今:管理  ⑥ 古:大。今:都市
    警示:读教材中的文言文要多长个心眼,不要只满解释和翻译,要善于区别古义与今义,重点掌握与现代汉语容易混淆的词语。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4年高考湖北卷11题)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
    答案为A。
解题思路:①是注意古今异义,古代“鄙”常用作“边邑,郊野之处”“地位低下”解,不同于现代汉语“卑鄙”之“鄙”;②从下文“豪爽好施”看,作者是在赞扬他,而将“鄙”解作“粗俗”则是明显是批评了。
警示:要注意古今异义,语境限制。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2005年江苏卷9题)
A.①及觉,痛咎谢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①强饮客,客辞       ②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C.①即自引满,        ②引壶觞以自酌
D.①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  ②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答案为B。
解题思路:每个选项的②句均为课文原句,理解应不成问题,关键是对②句的推断。A项①句中的“谢”可根据后文“城曰:‘寒而饮,何责焉?’”中的“责”推断为“谢罪”;B、C两项的①句只要将它放在语境“强饮客,客辞,即自引满,客不得已,与酬酢”中就不难理解了,B①为“拒绝”,C①为“举起”之意。D项①可根据“赋税不时(州里赋税没有按时缴纳)”推断为“多次”之意。
警示:要善于利用上下文语意进行合情合理推断。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5年北京朝阳区一模6题)
A. 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                       擢:提拔
B. 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                 按:审查
C. 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更:另外
D. 而酋长营兴化                             营:扎营
 答案为C。
解题思路:A项是用了“擢”的常用义;B项千万不能理解为通假“暗”,古代不能通用,而且根据当时情况也没有必要“暗问”;D项注意从语法的角度推断,“营”本来是名词,但后面跟着的是一个名词,这就要考虑词语活用的现象了。C项解为“另外”似乎也通,“更置之”似乎可译为“另外放个地方”,但与“精求”(精心研制)联系起来并考虑上下文并未有放的位置不当的信息,则发现前面的理解错了,应该为“更换”之意。
警示:要牢记常用文言实词的常用义,不能胡乱用通假套解;要善于运用文中提供的信息仔细推敲,不能断章取义。

三、举一反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5年湖南六校高三联考11题)
A. 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穷人:困顿的人
B. 犹从辟书                           辟书:招聘的文书。
C. 作为雅、颂                         作为:当做   
D. 不自收拾                           收拾:整理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5年天津市十二所重点中学第二次高考模拟联合考试11题)
A.虞自出祖而遣之          祖:饯送
B.直趣朔方,循间径去      趣:通“趋”
C.购求获畴                购:购买
D.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    夺:强行改变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回答问题。(南昌市2004—200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卷)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本出孤微。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
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人有盗其车盖者,昌初无所言,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杀戮。大姓战惧,皆称神明。
朝廷举能,迁蜀郡太守。称太守李根年老悖政,百姓侵冤。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余人,悉为断理,莫不得所。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宿恶大奸,皆奔走它境。
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归宁于家,遇贼被获,遂流转入蜀为人妻。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对曰:“妾本会稽余姚戴次公女:州书佐黄昌妻也。妾尝归家,为贼所略,遂至于此。”昌惊,呼前谓曰:“何以识黄昌邪?”对曰:“昌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当为二千石。”昌乃出足示之。因相持悲泣,还为夫妇。
视事四年,征,再迁陈相。县人彭氏旧豪纵,造起大舍,高楼临道。昌每出行县,彭氏妇人辄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