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教案(“双基”篇等14个专题)
- 资源简介:
约48000字。
专题1“双基”篇
所谓“双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就是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的知识.只有掌握了“双基”,才谈得上能力的提高,才谈得上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卷不难看出,虽然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但每年的试卷中总有一定数量的试题是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面的,试卷中多数试题是针对大多数考生设计的,其内容仍以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内涵及外延的判断和应用为主.只要考生知道有关的物理知识,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以2003年我省高考物理试卷为例,属于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简单应用考查的试题,就有15题,共90分,占满分的60%.如果考生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掌握得好,把这90分拿到手,就已大大超过了省平均分.许多考生解题能力差,得分低,很大程度上与考生忽视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关,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或不全面,就会在解题时难以下手,使应得的分白白丢失.
如果说,我们要求学生高考时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丢,难得的分每分必争”,那么,就要先从打好基础做起,抓好物理基本知识和规律的复习.复习中,首先要求学生掌握概念、规律的“内涵”(例如内容、条件、结论等),做到“理科文学”,对概念、规律的内容,该记该背的,还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其次,要掌握概念和规律的“外延”,例如,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条件不满足,即重力或弹力以外的其他力做了功,系统的机械能将如何变化?等等.
有一些情况我的感受特别深,一是有些试题看似综合性问题,而学生出错的原因实质是概念问题.二是老师以为很简单的一些概念问题,学生就是搞不清,要反复讲练.
下面,就高中物理复习中常遇到的一些基本概念问题,谈谈我的看法.我想按照高中物理知识的五大板块来讲述.
一些共同性的概念和规律:
1.不能简单地从数学观点来理解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一个物理量与另一个物理量成正比或反比的说法).
2.图线切线的斜率.
3.变加速运动中,合力为零时,速度最大或最小.
一、力学
●物体是否一定能大小不变地传力?
例1:两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1和m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A施以水平的推力F,则物体A对物体B的作用力等于 ( B )
A. B.
C.F D.
拓展:如图,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kg,m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水平拉力F=10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N的过程中,则 ( D )
A.只有当拉力F<12N时,两物体才没有相对滑动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间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间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力、加速度、速度间的关系——拓展至与机械能的关系
例2: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伸长时恰好到达O点.将质量为m(视为质点)的物体P与弹簧连接,并将弹簧压缩到A由静止释放物体后,物体将沿水平面运动并能到达B点.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不能忽略,则关于物体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从A到O速度不断增大,从O到B速度不断减小
B.从A到O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从O到B速度不断减小
C.从A到O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从O到B加速度不断增大
D.从A到O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从O到B加速度不断增大
拓展1:(1991年)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物体从A下降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小
B.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大
C.物体从A下降到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在B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矢量的合成或分解
1.认真画平行四边形
例3: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 C )
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
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A
2.最小值问题
例4:有一小船位于60m宽的河边,从这里起在下游80m处河流变成瀑布.假设河水流速为5m/s,为了使小船能安全渡河,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不能小于多少?
3.速度的分解——孰合孰分?
例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物体A通过定滑轮用细线与玩具汽车B相连,汽车向右以速度v作匀速运动,当细线OA、O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时,物体A移动的速度为 ( D )
A.vsinαcosβ
B.vcosαcosβ
C.vcosα/cosβ
D.vcosβ/cosα
●同向运动的物体,距离最大(或最小)或恰好追上时,速度相等(但不一定为零).
例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有长为L的长木板C,在C上左端和距左端s处各放有小物块A和B,A、B的体积大小可忽略不计,A、B与长木板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C的质量均为m,开始时,B、C静止,A以某一初速度v0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设物体B与板C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物体A运动过程中,物块B和木板C间的摩擦力.
(2)要使物块A、B相碰,物块A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
●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及其推论的应用——注意条件
例7:已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5s末的速度为10m/s,则该物体 ( BD )
A.加速度一定为2m/s2 B.前5s内位移可能为25m
C.前10s内位移一定为100m D.前10s内位移不一定为100m
●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注意公式①和②中r的含义.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