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势能》ppt17
- 资源简介:
重力势能.rar 320.68 KB
└─重力势能 (0 folders, 9 files, 1.20 MB, 1.20 MB in total.)
学情分析(肖晨霞).doc 26.00 KB
观课记录(肖晨霞).doc 85.50 KB
教材分析(肖晨霞).doc 31.00 KB
教学课件(肖晨霞).ppt 745.00 KB
教学设计(肖晨霞).doc 41.00 KB
课标分析(肖晨霞).doc 30.50 KB
课后反思(肖晨霞).doc 30.00 KB
评测练习(肖晨霞).doc 208.50 KB
效果分析(肖晨霞).doc 31.50 KB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重力势能》教学设计
般阳中学物理组 肖晨霞
【课标解读】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强调“势”的含义,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
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
二、过程与方法
用所学功的概念推导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点是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是高中第一次定量地研究能量,它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它的研究方法将会对今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意义。对于能量是如何来定义或是量度,这是这节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点是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是高中第一次定量地研究能量,它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它的研究方法将会对今后的学习产生深远的意义。对于能量是如何来定义或是量度,这是这节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就要求本课需先阐述物理学中是通过功能关系来定义能量这一思想,规定“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让学生明白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今后不管碰到什么形式的能量问题,都能通过做功的角度来思考并解决问题。
与过去的处理方法相比,本节教材认真分析了重力做功与路径是否有关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严密,而是想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本教学设计主要从恒力做功的案例,推导出恒力【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是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本课的设计不拘于课本,遵循三个层次要素,即“观察、思维、迁移”。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创设情境,因势利导地开展分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在应用中提高。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利用白板、图片等网络资源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与教学实施过程的深度融合。加强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在各个环节适时做好引导,结合具体案例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科学的决策观。结合效果分析,本节出色的达成【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模式采用了我校倡导的“三步五段”高效课堂模式。五段主要为:学情调查、情境导入;问题展示、合作探究;达标检测,巩固提升;知识梳理、归纳总结;预习指导、新课链接。为达到理想效果,本堂课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提高课堂效果的前提是了解学生。1、通过学情调查,了解学生对重力势能概念的了解,为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做好了准备。2、通过预习学案的运用,了解学生掌握本节基础知识的程度,从而在课堂中处理知识点有的放矢。
二、激发学生上物理课的兴趣。本节课在物理教材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展示,使课本中抽象的空洞的知识鲜活起来。通过探究问题的设置,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吸引了学生课堂注意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三、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使物理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本节课通过选用多幅典型图片、电子白板的使用等先进多媒体技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脑手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