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5_力的分解_教学设计_教案.docx
高中物理(人教版) ·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1_重力_基本相互作用_教学设计_.docx
高中物理(人教版) ·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2_弹力_教学设计.docx
高中物理(人教版) ·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4_力的合成_教学设计_.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3.5力的分解》课件.ppt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合力与分力、合成等概念,体会等效思想,建立替代意识;
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及探究的方法,了解矢量合成的普遍意义;
3.能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解决有关问题,分析日常问题;
方法与过程
1.参与实验探究力的合成法则的过程,体会实验归纳的方法;
2.参与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
2.培养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求解合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从实验中归纳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
以“一指断钢丝”实验引入课题
(学生参与)
基本概念 : 引导学生看书
明确: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
引导学生回答合力和分力。(展示PPT、板书:合力和分力)
关键词是什么?
启发学生用生活的实例说明。
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等效可替代。(展示PPT、板书:等效替代)教师根据学生所举实例,点明等效、合力与分力。展示提水的例子。
教师可再举正反两例进一步强化并总结力的合成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比如刚才的水桶,我总能找到一个力能够等效替代它们,这个力就是合力。这个寻找合力的过程我们称为力的合成。
(展示PPT、板书:力的合成)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初步掌握一般情况下力的分解要根据实际需要或作用效果来确定分力的方向。
(3)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分力。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领会“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2)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掌握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猜测与探究享受成功的快乐。
(2)感受生活中的物理,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
(3)小组合作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在具体问题中如何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和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师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力同时拉小车,指针又到原来的位置)
用水平方向的力和竖直方向的力共同作用来拉小车,两个测力计的示数和刚才的位置是一样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回答)
我们用水平方向的力F1和竖直方向的力F2来代替拉力F的作用效果,那么F1、F2就叫力F的分力。前面我们学过,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那么,力的分解呢?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