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因为“心”不累

作者:姚友良  时间:2008/3/8 17:44:1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84
  如何理解朱自清《背影》中“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我先给学生讲《辛苦的“辛”》 。
  电视台在做一档谈话节目。一对老夫妻已经结婚60年,在这共同生活的60年里,他们相濡以沫,互相搀扶,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也从没有分开过。 
  老大爷说,“文革”期间,自己被“流放”到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一呆就是8年。老伴一个人带着4个未成年的孩子苦捱生涯。老人说到动情处,把白发苍苍的头埋在手中,啜泣起来。这时,主持人把话筒对准老大娘:“当时,在这么大生活压力下,你有没有产生过要和老大爷‘划清界线’的想法?”“没有。”老大娘答道。“请问大娘,你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呢?”“其实,当时真的没觉得有什么,日子一下子就过去了。”从上台的那一刻,老大娘的话总共不超过5句。 
  “那么,您当时又当爹又当妈,是不是感觉很辛苦,甚至有怨言?”主持人循循善诱。老大娘笑了:“小伙子,我知道你想要我说什么。不过我真的没什么可说,要说累,确实很累,可是我坚信自己的老伴不是他们说的那种坏人,他早晚会回来的,我感觉自己有盼头,因此这里不苦,”她指了指自己的胸口,“人们总说辛苦辛苦,辛苦的‘辛’不是这个‘心’……”她的话还没有完,台下已经一片掌声! 
  这是一个历经艰辛的人的经验之谈,只要“心”不苦,再多的辛苦也只是“累”——可以一带而过的“累”。 
  看来,只要不是“心”累就不累。真正的累是“心”累而不是辛累。一句话,之所以“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因为只是“身”辛累,而“心”不累。
  由此引导学生揣摩并使之明白此时此刻父亲的心理:因尽到了为父的责任而感到踏实和满足。 
  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自己的体会。许多学生谈了自己尽管学得紧张似乎有点累,但随着优异成绩的到来或进步的取得,他们都有一种踏实、轻松和愉悦的感觉。 
  在此基础上引导教育学生如何看待学习的苦与乐,做人上如何看待尽责则显得自然而然。 
  (此文已发表于《语文报•教师版•初中版》2007年7月5日第109期)
  作者简介
  姚友良,拔尖评上的中学高级教师。曾受过江苏省教育厅和全国中语会的表彰。
  有有关语文教育理论研究、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方面的数十篇文章见诸《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报》等国家级、省级语文核心报刊。多次应邀参加《全国高考作文详批与精点》《全国中考作文详批与精点》的编写工作。有诗歌、散文在《扬子晚报》《青年知识报》《思维与智慧》《杂文选刊》《报刊文摘》《散文百家》上发表或被转载。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