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也能穿石——谈语文教学中积累的重要性

作者:当涂县新博初中 洪爱红  时间:2008/5/11 15:16:1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792
  逝者如斯夫,屈指算来,登上讲台已近十年。从最初的摸爬滚打到现在的驾轻就熟,我也积累了一些有关语文教学的浅薄经验。
  且不说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此,我只想谈谈语文教学中积累的重要性。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语文学习成绩的优劣与积累与否关系重大。
  一. 每课字词勤积累。
  从初一起,我就让班里学生准备一本厚厚的积累本。初中六册语文课本,除文言单元外,课后都有“读一读,写一写”的基本字词。对此,我没有简单的放过,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后巩固听写,单元结束让学生摘抄到积累本上,周记中圈出学生活用新词的个数,以激发学生积累词语的积极性。
  二. 名言警句自积累。
  现在的政治、历史课本中,也有许多名言警句,提醒学生随时积累,每月开展评比交流活动,评出“积累之星”,名单公布在墙上。
  三. 益智题型我推介。
  我时刻留意如中央二台“开心辞典”类节目,把那些对联、古代年龄称谓、姓氏异读等题目推荐介绍给大家。听说这是小丫出的题,学生的兴趣更浓了。
  四. 经典美文积段落。
  学生的《基础训练》、《课堂内外》以及平时小测的试卷上,都有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在理解的同时告诉学生积累其中好的段落,早读课上大声朗读,变别人的东西为自己的。鼓励学生在日记中仿写,对作文教学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五.开展读书比赛,积累阅读量。
  我们班从初一起就设立了“图书角”,有大小图书近70册,能保证人手一册,看完再交换。迄今为止,我班同学已读完了“四大名著”、《骆驼祥子》、《复活》、《文化苦旅》等中外名著二十多部。结果是说到“三国”,我班尹光皓同学比我精通;讲到“水浒”,我们陶明芮对108将的绰号如数家珍。阅读量大的直接受益是作文水平提高了,阅读理解会做了。
  六. 文体常识比较归纳积累。
  语文老师都头疼这样一种现象,问学生说明方法,他答修辞手法;问他们人物描写手法,他答说明方法。三大文体常识常常混为一谈。为此,我专门分文体让学生积累。如说明文,重点掌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类型、说明文语言等,再细化常用说明方法、常见说明顺序等,再加以适当的训练,学生犯类似错误的几率就明显降低了。
  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我说语文积累是轻松而愉快的,关键是坚持。滴水也可穿石。学生将信将疑,当我拿出尘封的四大本积累本时,他们便心悦诚服了。
  当然,语文老师光是在讲台上“指点江山”却不能“激扬文字”,学生心里多少还是不服。因此,我就用指导他们积累的一些字词与学生同步写作,一是起到了示范作用,二是激发学生把老师比下去的不服输心理,学生写起作文来更带劲儿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