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勾联,针脚紧密——“个性话题”升格作文一例
作者:佚名 时间:2008/10/30 8:52:4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142
追求个性,保持个性,生活才丰富多彩;摒弃雷同,抛弃平庸,才会有完美的人生。然而,如果每个人都追求个性,大家是不是又趋同了呢?如果每个人都去标新立异,生活秩序是不是产生混乱呢?
请据你的理解并以“个性”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文体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习作原稿】
一枝红杏出墙来
高三13班 李凡
个性在众芳摇落时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个性是关不住的满园春色,化作一枝红杏出墙来。个性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纯洁,个性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个性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飘逸,个性更有那“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高。
没有个性的人生是他人的,拥有个性的人生是属于自己的。
李白诗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一种恃才放旷者的个性,也不失豪迈。存于天地之间不爱财,不图名。唯有一腔才情笑傲人生。李白可谓是有个性中地典范,因为他拥有个性,并成功的“经营”了自己的个性,将自己的个性发挥到了极至。他在诗歌上取得的空前绝后。的艺术成就与他的个性是分不开的。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有李白那样的才情,也并非每个人都有他那样放荡不羁的个性。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不可能去走李白式的个性之路,然而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依旧可以保留我们的个性。有人也需要问普通人有保留个性的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那个快饿死的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乞丐都有个性,更何况我们呢?
有人也许会说:“个性是有个性者的墓志铭。”诚然,个性曾被淹没于汨罗江中,个性曾被埋藏于风波亭下,个性曾断音于《广陵散》,个性曾死于五马分尸之刑。然而个性却并没有被丢弃:在悠然的南山之下,在草庐陋室之中依旧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有个性的地方就能感受到生命的释放与张扬。
有个性的生命永不会被世俗污染,不会被庸俗缠绕,有个性的生命才有高度。
矫揉造作不是个性,虚情假意不是个性,灯红酒绿不是个性,纸醉金迷不是
个性,唯有真诚和纯洁之光,才会照耀你的个性之旅。
不必在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树大招风”之类的“忠告 ”勇敢地走你的个性人生(之路)吧。体验生命的释放与张扬,用个性去唤醒生命意识,才能使你的人生充满激情飞扬的旋律。作一枝出墙的红杏,去展示你生命的春天吧。
【师生交流】
张老师:李凡同学,你写的这篇作文从总体上来说是很成功的。具体表现在:㈠语言讲求文采;㈡材料比较充分,用的也比较灵活;㈢有的句子非常精彩,且富有一定的哲理,例如:“没有个性的人生是他人的,拥有个性的人生才属于自己的。”又如:“有个性的生命永不会被污染。”这些句子都有一定的认识深度。
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譬如在文章的脉络上不够清晰。
李 凡: 老师是不是说在段与段的过渡上不够自然严密呢?
张老师:正是这个意思。不过光有过渡还是不一定使文章浑然一体的,是不是再在围绕个人拟定的题目上多想些主意。
李 凡: 那就是说,多点几次题,让材料和中心完全一致起来?
张老师:对。你的悟性很高。一篇成功的文章应该是一件完美精巧的艺术品。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前后勾联,针脚紧密,才能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再者,有些文段正面阐述似乎还不很到位,例如,在写到普通人不可能去走李白式的个性之路,我们依然可以保留我们的个性时,能否多谈一点“怎样才能保留我们的‘个性’”,“拥有‘个性’有什么用”,好吗?
李 凡: 好的。
【修改稿】
一枝红杏出墙来
拥有个性的人生是辉煌的,没有个性的人生是黯淡的;拥有个性的人生是幸福的,没有个性的人生是悲哀的;拥有个性的人生属于自己的,没有个性的人生属于他人的。个性不是入乡随俗,个性不是人云亦云,个性不是平平庸庸,个性应是春色满园里那敢于出墙的一枝红杏!
个性可能在众芳摇落、红衰翠减时,她独自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个性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纯洁,个性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个性也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飘逸,个性更是那“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高。
李白诗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一种恃才狂放者的个性,存于天地之间,不图名,不慕利,唯有一腔才情笑傲人生。因为他拥有个性,并成功的“经营”了自己的个性,将自己的个性发挥到了极致。他在诗的
王国里,在人生的旅途上,铸就出自己的华彩乐章,在芸芸才子中成为卓然出墙的“一枝红杏”!李白的人生可谓是颇具个性的典范人生。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有李白那样的才情,也并非每个人都有他那样放荡不羁的个性。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不可能都去走“李白式”的个性之路。然而,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依旧可以保留我们自己的个性:做沙滩上的一只贝壳;做贝壳堆里的一粒珍珠;作勇于出墙的“那枝红杏”。
有人也许要问:普通人有必要保留个性吗?答案是肯定的。就连那个将要饿死的乞丐不是也不愿吃“嗟来之食”吗?更何况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呢?
有人也许会说: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个性是个性者的墓志铭。”诚然,个性曾被淹没于汨罗江中,个性曾被戕害于风波亭上,个性也曾断音于《广陵散》,个性也曾扼杀于五马分尸的刑场;然而,千百年来,个性在中华精英的身上却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彩。有个性的地方就能感受到生命的释放与张扬。有个性的生命才不会被世俗污染,不会被庸俗缠绕,有个性的生命才是真正的有价值的生命。
请不要误解个性。矫揉造作不是个性,虚情假意不是个性,灯红酒绿不是个性,纸醉金迷也不是个性,唯有真诚和纯洁之光,才会照耀你的个性之旅。
不必在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不必在乎“树大招风”。勇敢地走你的张扬个性的人生之路吧。假如能体验生命的释放与张扬,用个性去唤醒生命意识,才会使你的人生之曲充满激情的旋律。
作一枝出墙的红杏吧,去芬芳你生命的春天!
【总评】
“修改稿”与“原稿”相比显然大有起色。
首先,开头用了一组排比句,不仅将具有哲理的那句话阐述得更透彻,并且在第一段中也自然的切入题目。
其次,通过调整和过渡,全文有了一定的整体感。尤其是在后半篇用假设论正“有人也许”构成排比段,显得一气呵成,行文流畅。由“不要误解”、“不必在乎”自然提出应“张扬个性的人生之路”,显得水到渠成。
再次,正面阐述也到位了许多,例如:普通人可“作沙滩上的一只贝壳,作贝壳里的一粒珍珠,作勇于出墙的‘那只红杏’!”既言简意赅,有点了题目。
总之,同学们如果在写作时能注意到前后勾联,针脚紧密,表述严格,力求生动,一定能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