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长跑如何牵手素质教育?
作者:不详 时间:2008/11/20 13:32:43 来源:《人民日报》转载 人气:333
令人深思的是,为什么这些初衷好、于学生有利的诸多素质教育举措每每推行至校园,总会引起争论、不解,抑或是在前行中遭遇“反弹”?而主角又为何往往是“还有谁比我们更爱孩子”的家长与学校?
权力或可下放给学校
教育管理部门负责考核监督
“我们学校坐落在一个四合院保护区内,900个学生,人均占地面积仅有0.64平方米,就连课间操都要分成两次,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伸开胳膊踢开腿,我们就是想跑步也力不从心。但是,我们开发出了适合学校特点的体育活动。比如武术操、搏击操,都可以达到强身健体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校长杜军说。
“其实我们平时就坚持跑步,每天操场上都会有许多自发跑步的同学,为了锻炼身体,也为了顺利通过体育测试。可是,当个人兴趣上升为行政命令,而且还规定里程,并上升到为国庆献礼的高度,感觉很不舒服。”北京林业大学大三学生何锐的观点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看法。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曾晓东副教授说,教育管理部门在出台政策之前,做好充足的可行性调研,在政策出台的同时配发政策出台背景以及相应的技术报告以论证措施的恰当性,都是必要和有益的。他指出,教育管理部门不妨在提出指导性意见之后,把权力下放给各学校主体,让学校因地制宜地制订出符合自己学校特点的措施,然后由教育管理部门定期考核监督执行情况,站在“裁判员”的立场上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专家孙云晓建议说,政府管理部门要有建设性的眼光,要定长久之计,而不是权宜之计。教育部下决心推进素质教育,可以此为契机,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和场馆的修建,改善学生运动条件,确定周边的哪些体育场可以作为学生的锻炼场所,不要停留在提出要求的层面。
还给孩子锻炼时间和权利
职能部门当发挥专家引导力
记者在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小学采访时,在该校任教20多年的体育老师王东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每到下午4时30分放学,多数同学还是被家长带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只有极少数的孩子能在放学后进行体育运动。采访中,部分家长也无奈地说,还有谁能比家长更爱孩子?可是,面对社会的竞争环境与择才标准,只能忍痛剥夺孩子的锻炼时间。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93%以上的中小学生父母要求孩子一定要上大学,54.7%的中小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读博士,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进班上前15名。孙云晓告诉记者,素质教育推行难,根本症结在于用人制度和就业压力,如果社会用人标准是“唯高学历”,就逼得学校和家长不得不把全部精力放在升学考试上。
如何将社会风气向正确方向引导?曾晓东副教授建议说,可以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引导力。由政府职能部门在教育专家、学者和公众之间搭建一个桥梁,开展社会教育活动,让学者们走进社区和家长面对面,从而在全社会形成注重青少年身体素质、艺术修养,不“唯成绩论”的良好氛围。
“我的游戏我做主”
尊重学生兴趣就能豁然开朗
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讲究方法,尊重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
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因为场地限制,只能在困境中寻找办法来帮助孩子锻炼身体,没想到却豁然开朗。一个“开发适合咱们自己的体育游戏”的倡议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同学们一下子就想出了100多个又动脑又动手、还锻炼身体的体育游戏。立定跳远、跳绳、算数、自己编故事,都被同学们用到了游戏中。“我的游戏我做主”是黑芝麻胡同小学的同学们自己的口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据了解,日本中小学每周设有3小时的“综合课程”,课程设置空白,天文、地理、历史、美术、体育……由学生自由选择,充分尊重个人兴趣,而学生自我兴趣的发展情况,也成为大学录取的重要参考因素。意大利重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仅在意大利北部的勒佐艾米亚城内,就有33所工艺教育学校。这些学校招收少年和幼儿,帮助他们从艺术教育中掌握技能、激发潜能,从而了解外部世界。
孙云晓告诉记者,青少年最害怕单调,这是孩子的天性。诸如京剧进校园、冬季长跑等措施都是很脆弱的动员方式。任何成功的教育方法都不是简单而生硬的,习惯的培养也不可能如军事命令一样进行,需要唤醒孩子的兴趣,激发出孩子潜在的能力,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达到目标。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