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语文教学,我生无悔

作者:三河市第九中学 杨帆  时间:2008/12/3 20:54:4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98
  站在这个讲台上,我深感自己的渺小。我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泣鬼神的壮举,有的只是作为一名平凡而又普通的语文教师默默无闻的奉献,有的只是对教育工作的执著和对学生朴实无华的爱。从踏上三尺讲台那天起,就注定今生与语文教师这一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忠爱教育事业,更钟爱我的语文行业,有人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深知语文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是重大的,担子尤为沉重。常听语文教师抱怨:“唉!现在的语文真难教。学生不重视,重理轻文的现象普遍存在。又要抓基础,又要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不容易见成绩”。确实,语文教师很累,每天朝与曙露同起,暮与星月为伴。
  但我们的抱怨都是对学生成绩的担忧,对于辛苦的工作早已习惯。既然已选择了,就不再后悔。因为语文这个学科独特的魅力让我决定对它不离不弃。我认为语文的魅力之一就是可以更好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苏霍姆林斯指出“情感如肥活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情感是语文教师效果的灵魂,是学生学文的灵魂。所以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文本、教师、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记得06年我教初二时,上了一堂儿《握住你的手》的作文讲评课,班上有一个叫张朋的孩子他写的是握住父亲的手。他家在农村,住校。每周日他爸爸都开着农用车送他上学。每次他进学校大门回头看时,爸爸还站在马路对面望着他,当他走到宿舍楼门口再回头看时,爸爸依然站在那里,在寒风中将手缩在袖筒里,他在文中写到,他多想握住父亲那双粗糙的大手,让他不再寒冷呀!我读完他这篇作文后很多同学流下了眼泪。我也噙着泪花向孩子们第一次敞开心扉,谈了我年逾六句的老父亲。每天佝偻着身子为工作繁忙的我照顾孩子,为有关节炎的我每天灌暖水袋。
  那堂课至今我难忘,许多同学自发的站起来谈自已的父母,那堂课我和孩子们站在了一起,一起去挖掘爱,去感受爱。我觉得我变成了一个乐手,拨动了他们的心弦,弹奏出了一曲动人的爱之歌。
  在座的同行们,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博大精深,精彩分呈。教好这门课光靠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我总在追求课堂的完美,追求一种理想的课堂,但每节课下来都觉得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感觉最难的还是作文教学。
  我看了许多作文教学理论的书,但总感觉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平时用的都是讲教老教师和自己试探地的摸索得来的方法。新课标要求我们作文的架子放下来,就是要真实,我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知道,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就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写出真情,道出实感。
  现在课业负担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没有时间去阅读,对作文没兴趣,有畏惧心理,对此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平时要求写日记,写读书笔记。我让学生写的同时,我也写,上课他们读自己写的日记,我读我写的日记。没想到这种笨办法还挺有效。孩子们对我也写日记开始是好奇,而后则是表一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日记课上,他们也对我的日记品头论足,毫不客气。他们之间更是形成了一种竞争风气。班上有一位叫刘方舟的同学,他写了一篇叫《爬山虎》的想象日记,在日记中他以爬山虎自居,嘲笑一只老鹰的目光短浅,文笔写得很生动。而第二天班上的刘传龙同学写了一篇日记,以老鹰自居,嘲笑爬山虎,我记得那堂日记课上得好不热闹,从此班上的写作文风更。这届学生在初三即将毕业时,给我当了三年语文课代表的王雪同学给我写了一封信说,班上的同学最爱上作文课,她感谢老师这三年来对他们的付出。看着那封信,我的心情无法用这只秃笔描绘出来,此刻我深切地体会了“满足”这个词的含义。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我选择了这条道路并坚持下去,是因为爱。这爱让我无怨无悔,不离不弃。希望我们用知识点亮一盏盏心灵之灯,带上勇气、带上智慧、带上奉献,一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