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科说明及解读

作者:不详  时间:2008/12/26 20:08:5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5623
  (2)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现。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要求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要求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
  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2)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  
  (四)写作  
  能写记叙类、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表达运用 E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能符合题目中所列的各项要求。
  (2)符合文体要求
  根据命题要求选择适当的文体,但要注意选定文体的文体规范。
  (3)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思想健康要求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健康、积极;感情真挚要求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4)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中心明确要求作文有一个清晰而确定的中心。内容充实要求记叙文记叙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文说理充分,论据充足;说明文材料充实,特征清楚。
  (5)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结构完整要求文章布局合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段落安排得当; 语言通顺要求语言规范、准确,语意通畅,没有语病。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错别字每1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5分为止;字体端正不潦草;书写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要求提出自己领悟的正确观点,表达自己的深切体会:或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或点明原因,论述结果;或指出规律,预见发展;或抓住关键,击中要害,等等。总之,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材料丰富要求议论性文章有理有据,引证丰富,确切有力;形象丰满要求记叙性文章形象丰满生动,叙事具体完整;意境深远要求文学体裁的作品情景交融,含意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要求在通顺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语言风采,提高语言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要求考生在上述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发挥创造性,有所发现和创新。
  乙、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文本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
  2.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二)能力层级要求: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极富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层次的能力。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
  丙、加试内容  
  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
  1.文言文阅读  B
  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并回答有关问题。
  2.名著阅读  B
  要求了解有关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名著名篇见《附录Ⅱ》。
  3.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 D
  要求对提供的文本材料要点作归纳,对所论问题作分析,并就艺术性作鉴赏。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60分。凡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加试题40分,延时30分钟。
  (二)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表述题、要点归纳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内容、题量、赋分  
  甲、必考内容  
  1.现代文阅读,4题,23分。其中包含简答题和表述题。
  2.古代诗文阅读,6题,37分。其中单项选择题3题9分;古文翻译题10分;古诗鉴赏简答题10分;名句名篇填空题8分。
  3.语言文字运用,4题,15分。其中包含单项选择题和表述题。
  4.写作,1题,70分。
  乙、选考内容  
  以下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定其中一类作答,不得选做另一类中的题目。
  1.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15分。其中包含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
  2.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5分。其中包含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
  丙、加试内容  
  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
  1.文言文阅读,2题,10分。其中古文断句题,6分;简答题,4分。
  2.名著阅读,3题,15分。其中包含简答题和多项选择题。
  3.文本材料要点归纳与分析,1题,15分。包含要点归纳题和表述题。
  (四)试题难易比例  
  易30%,中50%,难20%。
  附录:  
  Ⅰ.文言诗文默写篇目(课内)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
  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 4.《曹刿论战》    《左传》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