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的语文复习备考

作者:张晓红  时间:2009/10/24 6:32:53  来源:桥边红药 原创  人气:608
  一、教学的总的构想
  以高中语文课本为本,扎扎实实读懂读透六册课本,复习时主要采取练习式。所讲授的知识要点,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及能力训练点,先设计出题目,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读教材,查字典、词典,完成练习,老师课堂巡视,解疑释难,最后就一些普遍性的问题,重点知识、典型题型进行讲析,采用导引式教学法,使学生实实在在达到高中语文毕业水平。这是高考语文取胜的坚实基础。然后是按照基础知识训练序列,能力训练序列逐项过关,同时结合高考试题,明确高考 考点,有关知识要求全面掌握,灵活变通,并分析题型特点,探求解题思路,寻找解题方法,掌握技巧,形成技能,同时拓展广度,挖掘深度,加大难度,提高应试能力。这是高考语文取胜的综合实力。坚实基础具备了,综合实力具有了,高考语文定能稳操胜券。
  二、教学模式
  根据高三语文的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教学阶段。
  (一)课本学习阶段。
  这一阶段,完成五、六册语文教材教学,全面复习高中六册教材,使学生达到高中语文毕业水平。具体的说,是两条线索:
  第一条线索:是新课教授阶段。五、六册书的教学,是高中语文的最后阶段,所以在教授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穿插复习一到四册的相关内容,要注意知识的贯通、衔接与归纳总结,切忌就课讲课,没有联系与延伸。
  第二条线索:是高中语文教材的复习。复习的原则是:立足基础,着眼高考。基本篇目逐课过关,每复习完一册教材,进行一次过关检测训练,试题要扣准教材的知识点,不宜过难,但是要求巧求新求变,加大覆盖面,具有综合性,练熟基本功,考出新水平。同时挖掘教材中隐含的高考信息点,进行延伸,形成知识网络,举一反三,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二)专题复习阶段
  1、按语言知识序列复习。
  从字音、字形、标点、病句等到文言文阅读,扣准高考考点,逐项进行知识点过关,既联且挂,与教材相联系,涉及到课本中的知识点,拿出教材进行理解记忆,增加知识的直观性、形象性。所复习知识与高考挂靠,看高考是如何运用哪种题型来考查该知识点的,还要分析它可能变化的趋势。
  2、诗歌鉴赏训练。
  由于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歌鉴赏题一直是难点,得分率一直偏低,所以在复习中应作为重点。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抓起:积累、运用鉴赏知识;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灵活运用答题技巧,准确进行书面表达。
  3、现代文阅读训练。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难点。具体做法是:给足时间,立足课堂,加大题量,反复训练。精选文段,先分析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考点、题型、要求、分值、再结合材料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在训练中一是侧重阅读的思路,方法的思维训练,二是侧重综合归纳的技巧训练,注重整体内容的把握,注意语境,注意文字表达的归纳方法。
  4、注重作文教学。
  首先明确高考作文总的要求:作文在考试大纲中规定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基础等级的要求是: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感情真挚,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发展登记的要求是:深刻。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的手法、文句有意蕴。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其次明确作文中常见的硬伤:一是偏,不切题;二是散,材料东拼西凑,中心太模糊;三是假,没有真情实感,胡编乱造;四是短,写不够字数,不但被扣字数分,还常常搭上内容不充实的罪名;五是草,书写潦草、卷面不洁,让人看了先倒胃口。这样在平常的训练中才会有意识的克服。
  第三,要注意积累一定数量的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是作文的基础。高考之前头脑里要装有50个例子,这样不管考试时出哪方面的题,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例子用在文章中,
  第四、选择最典型的材料,扎扎实实地训练审题。一般来讲,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制约他的审题,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审题的能力,去抓住材料的主旨,针对不同的材料,多做练习,提炼出正确的主题。在审题时,思维不能太活跃,否则很容易跑题,导致最后得分很低。  
  第五、加大训练强度,勤于练笔。“曲不离口,拳不离口”,写文章也是如此。练习多了,就会熟能生巧,得心应手。
  (三)全面提高阶段。这一阶段是归类提纯,由博返约的阶段:一是扣准高考的知识能力考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高训练,寻找规律,研究技巧,探思路,找方法,重应变。二是查缺补漏,狠抓薄弱环节的提高,尽心竭力,能提高多少就提高多少,有所提高就是收获。三是广泛摄纳新的信息,把握方向,注意新题型的出现并进行预测性的训练。四是考场应试能力的强化训练,求准确性,求速度,求卷容整洁,并加强应试的心理素质的训练。
  整个复习阶段应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以练考为中心。针对每个知识点、能力训练点精选试题,进行过关检测,要求先分析该题是考查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否已熟练过关了,未过关的再去复习有关的知识。然后是探求解题的思路方法,掌握规律。这是初级层次,基础性的训练。第二步是分析高考考点,结合高考试题,进行较高层次的覆盖面大,有较大难度的综合训练。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高三语文的复习备考是目前语文教学领域中的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撰此文,意在抛砖引玉,求得同行的指教。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