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梦想中的语文课堂
作者:佚名 时间:2010/12/27 9:46:53 来源:变脸天使转发 人气:3308
微风夹着春意拂面而来……我们来到大片的紫藤萝旁,品读《紫藤萝瀑布》。老师带领我们仔细观察紫藤萝花。紫色的花像是一个睡梦中的少女,穿着淡紫色的睡衣,做着甜美的梦。
老师问我们看到紫藤萝花想到了什么。有的同学说:“想到了美好的生活。”也有的同学讲:“想到了希望。”我回头,错杂的深绿色藤蔓交织在白色的墙架上,错落有致,纠缠的枯枝上吐露出新绿的嫩蕾,生命在这一刻显得有些神奇。紫藤萝花美丽却不妖艳,素雅却不平凡。它像是一座凝固的雕塑,神秘而美好。
(文陈思睿,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学生,指导教师李凤)
群山高低起伏,座座山川都披上了茸茸的绿装。一片春意盎然的山坡上铺满了五彩缤纷的野花,蝴蝶翩然起舞,蜜蜂嗡嗡地闹着;不远处的果园里,红的粉的白的花朵成片成片地挤在一起。这不是朱自清《春》里的景物吗?
我正疑惑着,耳边响起了语文老师美妙的声音:“今天咱们学习朱自清的《春》。看了眼前春天的美景,大家说,春天像什么呀?”
(文曹清琼,湖北省当阳市庙前中学学生,指导教师王代福双庆贵)
抢答篇
“嘟——嘟——”课堂上同学们踊跃按下抢答器,积极地回答问题。自从老师采用了课堂记分制,同学们回答问题就变得非常积极了。“好,第一组答对了,加10分。”耳畔传来一组的欢呼声。第三组的同学也努力思考问题,得了好多分。我们二组也太低调了,我看不过,抓住机会用劲按响了抢答器,终于如愿以偿为我们组争了10分……
(文武慧莉,山西省太原市风帆学校学生,指导教师陈舒)
魔法篇
老师讲生字时,自动粉笔便随着老师的读音在黑板上一个一个地写了出来。随后,老师一面向黑板,魔法教棍马上从讲桌上飞起,凑到黑板上,指着生字。老师读到哪,魔棍就指到哪。而自动粉笔写出的工整的小楷字,能根据同学们不同的视力相应地放大、缩小,所以每个同学都不用担心看不清黑板。
离下课还有十分钟,老师布置作业。文具盒里的笔用各自的意念就可以取出来,作业本也会根据同学们的坐姿自动缩小或放大。做完作业后,作业本还会自动批改,给老师也减负了。
(文张婧妍,浙江省绍兴市长城中学学生,指导教师刘春文)
科技篇
30世纪初,某校一节普通的语文课开始了。只听见《月光进行曲》缓缓响起,周围由墙壁组成的天幕缤纷变化,时而亮起,时而暗沉,一幅幅贝多芬画像展现于眼前,同学们无不沉醉其中。老师走上讲台,开始朗读课文。老师的声音经过声音处理机的高级修饰,加上立体声、环绕音,使得整个教室犹如大剧院,每一句课文都像是一句美妙的歌。读完课文,每个人都将演绎现代贝多芬。只见同学们绞尽脑汁,声色俱全,表情丰富,想到贝多芬由少年时的音乐天才到青年时的双耳失聪再到中年时的成名流芳,一个个竟落下了伤感的眼泪,真可谓是惟妙惟肖!经过此番亲身体会,一代传奇人物的经历和情感就这样让我们心领神会了。最后老师概述全文,以优美的声音作了整篇文章的总结。
(文孙嘉玥,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学生,指导教师李百艳)
艺术篇
我认为语文是一种艺术,所以,我理想中的语文课是与艺术相结合的。
聆听朗诵
让我难忘的一堂课是《生命的暗示》。老师上了讲台二话不说,就播放起了一首乐曲。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老师娓娓叙述着一个个生命的暗示。此刻,教室里没有一个人神游天外,都被这篇哲理散文触动了。之后我们都加入到忘我的朗诵之中。虽没有老师的分析,但作者内心的“挣扎”时刻揪着我们的心。秋虫的唧唧声、时钟的铛铛声和伴奏的音乐、激情的诵读,让人陶醉,沉思。
作文交流
作文交流课一直是我最享受的课。老师先把文章打乱发给每个同学,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交换阅读。同学们可以推荐全篇,也可以推荐其中的一段,甚至可以与同学分享一个字词。如果觉得自己的“力作”被埋没了,那就一定要“毛遂自荐”。往往这种作文让人拍案叫绝。
之后,每个人都可以当一回欣赏家、批评家,用红笔在文章中勾勾画画,圈圈点点,写下点评,从而完整地体验到了文字的美丽。
(文祝城城,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学生,指导教师李百艳)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