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让素质教育路在何方?

作者:李宏剑  时间:2008/12/16 12:26:40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386
  在高考彰显弊端,许多人放弃高考选择另一种奋斗方式时,高考这种将所有奋斗和努力格式化的方式,正被以科学定义的素质教育代替,正面临淘汰出局的现实。而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领域,则把高考这根指挥棒,舞成所有人生的公式和定义,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这个时代里,这个讯号应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高考方式已在公务员考试、律师资格考试、新闻记者资格考试等领域形成固定格式,成为迈入这些门槛的唯一条件。而以前,只要通过高考,挤上独木桥,就等于迈进了职业门槛。人生一辈子就这样一场高考,已经够让生命精彩了,也让生命繁忙了,使许多人厌倦了这道决定人生命运的方程,致力于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格局,致力于素质教育的转化。就是在古时候,考上状元就可以等待任职了,考试的程序很是简单。但现在不行了,人生的历程排满考试日程表,上幼儿园要考试,入初中、高中、大学要考试,就连“村官”这个职位的产生也要考试,更值得关注的是;厅局级这样重要的职位也开始进入考试行列,通过考试方式选拨。而一名厅局级干部,担负的使命是改变一方人的命运,让一名没有理想,没有大局意识的应试工具考入这个岗位,他们能承担使命,能率领一方人开拓进取吗?这是我们最大的疑问。我们的国家都演绎成一个考试的国度,把考试催生成一个火热的行业。
  让考试发展成一个行业,就意味着人就成为一个应试的工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度忧虑。人的一切发展以自由的方式呈现生命状态是最高的境界,也能使人发挥正常水平。如果让生命的履程上展现出填不完的考试卷,这真使我想起古时候的一个滑稽性的笑话,就是大家都所熟知的“纸上谈兵”的典故。
  一个国家的发展,关键是人才的发展,尤其是素质方面的提高,这才是人生进步的核心。一种环境的改变,关键是能科学认识一种事物并能理性对待,这才是一种观念正常流行的理念。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拨人才,固然可以体现公正性,却也不能排除作弊现象的存在。问题的实质是,用命题方式能把优秀人才选拨出来吗?用命题方式产生一些领导岗位,这些人能面对现实,合理而科学地制定新举措,服务所担任岗位上的这方人民吗?我对此现象还是想起“纸上谈兵”的历史典故。
  我们的根本之举还是应减少考试这道程序,用巩固制度的方式选拨人才,用一种更先进的理念选拨人才,起码是突破考试这种方式,要不拘一格选拨人才。这方面,我们要学一学深圳。最近,深圳通过文学大赛方式,给农民工奖励户口。此方式虽然还贴近于考试制度,但已初步走出考试怪圈,让在文学领域脱颖而出的农民工成为深圳人。我们还应该学一学重庆,重庆制定出农民可以直考副处的举措,正摆脱考试的怪圈,不拘一格选人才。我们还应该学一学学校,正在打破应试教育格式,推行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的新闻界,法律界是否也作一下这方面的尝试呢?让一个常发表新闻作品,常为民打官司的人,摆脱考试这道方程,破格成为一名记者或律师呢?迈出这一步,需要智慧和勇气,因为决定我们这个社会的深层次因素毕竟是发展是硬道理这个气势磅礴的时代性主题,而这个时代的主题也就是我们在继续解放思想上的座右铭,这个座右铭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理念。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