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是大地——我的一堂作文课
作者: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 王栋生 时间:2011/4/23 5:41:10 来源:流浪客转发 人气:820
1、拿出纸来,看屏幕上的话,把第一反应记下来。(也可以用词或短语,只要自己明白就行。)
2、说说今天早上看到些什么?
天气如何?
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
曾经有过那样的天气……
哪一天?那一天……
3、早饭最重要。
早晨吃了些什么?
喝牛奶了吗?
牛奶?!
早餐总是无法很从容……
高中生的早餐没有情调……
4、今天从哪条路上来的?街上乱不乱?
车上遇到谁了?有没有遇上什么好玩的事?
见到什么人了?
今天你最想见到的人是谁?结果第一个见到的是……
以上这一组问题是每天必经之事,但几乎每个人都不在意,包括我们老师自身。的确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事,学生如果注意了,有了一点想象,就成了故事;如果没有注意,思维也就没有迁移,就剩下“单调”“枯燥”,老师要我写,我就只得记“流水账”。每天走进校门,看到的总是同学们急匆匆的脚步和那一张张漠然的脸。怎样唤醒学生的注意,诱发学生的联想,学生的脑袋就不会“木”,王栋生老师想到了这个问题,我们看他怎样深入启发和点拨学生。
师:和同桌交流,看看各自记下了一些什么。
5、你的注意力可能分散了。
刚才联想什么了?
6、教学楼有几层?
每层有多少级?
想一想:有多少人从上面走过?
……
7、校园里哪幢楼年代最久远?
谁来过这里?鲁迅?袁隆平?……
你的一位亲戚……
你初中的同学(“死党”)在哪个学校?
……
8、每一棵树都有故事。
谁会记得这些故事?
桂花香……
这些树是谁种的?
哪一年种的?……
生活在校园,一般学生不会想到老师会让他注意的问题“6”至“8”,王栋生老师通过这三个看似平常的问题步步为营深入启发和点拨学生的想象力。
师:和同桌交流,看看各自记下了一些什么。
几位同学先后介绍自己的刚才想到的事,有人提到了树。
师:你们从右边窗户看过去了,那些树最迟是1929年种下的。看,办公楼前的那排水杉,可能是1972年种下的,我大学毕业来这所学校时,最大的一棵直径不过二三十厘米,可现在得二人合抱了……教学楼这边的一棵松树,有印象吗?一棵孤松,不提起它,你甚至会忘记它的存在;小路边那棵树上悬着一截铁轨,看到过吗?1946年学校从重庆迁回,曾以它代钟,上课了,就敲它……
(学生惊奇)
师:我说多了,我想说的是: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的故事。
9、猜一猜,老师这会儿在想些什么?
生:可能也在“琢磨”我们。
师:对了。你也可以想到,老师每带一届新,他会想些什么?谁和上届的谁谁长得像,谁和某某届的谁谁性格相近……你们对老师感到新奇,其实老师对你们也一样……
10、有个人能记得500名学生的姓名。
还有个教师能叫出1700名学生的姓名。
11、刚才那个人不是我。(笑声)
师:你们能记住多少位教师的姓名?你们是因为什么记住他们的?或者为什么会忘了他们?
12、这个班上有谁长得和你以前的同学想像?
他们的姓名有没有引起你的注意?
可能还有两名同学同年同月同日生。
几位同学作简短发言。
13、上午11点对一个学生意味着什么?
食堂。
食堂今天有什么?
14、……它能让你更加感受到父母的爱,
它能让你更加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原谅妈妈的手艺吧。
你们将在这里开始独立的生活。
有可能从此开始你将在食堂……
三位学生发言,分别说了自己对食堂的认识。有位同学对食堂的过高期望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反映出学生对学校教育还存在错误认识。王栋生老师意识到语文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价值追求,写作教学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
师:在本校106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今天这样豪华的学生食堂。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直到十年前,你们的学长都只能站着吃饭。但是,那些年里,学校出过很多了不起的人。
15、我们是不是需要转移思路?
16、我害怕的一件事,一种动物。
我越是害怕越是会想它。
我这样想已经很久了。
很多同学微微点头。
17、我最尴尬的事是……
目前还不想说,没到时候。
但是会有一天,我说给你听。
18、我做过一件令我后悔的事。
我不想说了。
可是如果把它说出来有可能就解脱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恐惧的时候……
五位同学相继发言,一位说了幼儿园时与小朋友冲突的事,略显低幼儿;令人惊讶的是第二位同学坦然地说出了自己的一件隐私,她的故事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也触动了一些同学的思绪……
师:听了你们的故事,很感动。你们长大了。
19、让我们一同来观察……
让我们一同来想象……
20、你的生活是大地
——打开思维之门
21、让你的思想自由地飞翔!
你的生活很重要,你的想象同样重要!
22、刚才你想到的种种事物,都可以写进文章,只不过需要一些技巧而已。
23、能不能沿着下面的“话头”或话题写点什么?如果不同意,也可以想到什么写什么。
A 怎样做到既能痛快地看小说并且让所有的人为我感动?
B 晚自修时肚子饿。
C 怎样把测验得了65分的事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很安静甚或很高兴?
D 怎样才能做一起引起大家注意也让自己愉快的事?
E 为什么师长总说“不要妨碍别人”?
现在很多学生,说起个人生活,总是埋怨学习生活“两点一线”或“三点一线”,认为这样的生活很单调、枯燥,记写生活,总习惯于记流水账,然后用一两组排比句来“抒情”、“议论”。
王栋生老师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试图让学生“敢想、会想”,启发学生深入自我心灵,从平凡的生活用品中“细想”出不平常的体会,进而让更多的生活画面展现在自己的思考中,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启示。这节课用一连串的司空见惯的问题来“冲击大脑”,引导学生思考、联想,让学生懂得:比生活更重要的是发现,是真实地展现自我。时下学生和外界心灵沟通也比较少,同学之间的交流也不如以前,如果我们老师能给学生营造这样的机会,他们会在迷茫中豁然开朗,有可能进入新奇的境界。实际上,我们教师应当把写作教学当成了解学生和外界精神联系的重要窗口。我们会在学生的作文中有很多惊喜和发现。老师和学生才感受到作文的乐趣,作文的甜头。
抛砖引玉,王栋生老师的这节课很多教师尝试过,教师们在尝试中加进了自己的体验,也很成功。希望我们江南区初中语文教师从王老师的这节作文课中得到启示,抓好抓实作文教学,书写作文教学新篇章。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