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效课堂”落到实处

作者:江苏省淮安中学教育集团 文通中学 单春林  时间:2011/12/12 18:17:2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919
  为凸显“有效”这个中心,我校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围绕“一个目标”、“两个抓手”、“三种文化”、“四个意识”,,落实省“五严”相关规定,努力构建优质有效课堂,以精细化打造有效课堂,对教学过程尽可能实施流程化,监控化,开展有效教学,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育人品位。
  1.集中优质资源,编写具有文通特色的各学科的教案、学案和作业纸。教研室提供初稿,年级组织精干力量进行修改、初审,教研室利用假期定时、定点、集中终审,定稿后交付印刷。开学后发放给师生使用,为有效课堂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源。
  2.抓实教师备课工作,推行职能部门督查和学校随机抽查制度。大备课时集中研究教学的主要问题,由年级管理,教学研究中心宏观控制,解决课堂教学的战略问题,主体教学思路基本一致。小备课时要求润色教学细节,做到精打细算,完善教学环节,着力解决课堂的战术问题。
  3.实行“课堂开放”的制度,课堂向向全校开放,向家长开放,向联谊学校开放,向教育教学协作学校开放,向社会开放。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促进共同提高。学科带头人和各类骨干教师能带头磨课、上课,举办各种讲座,发挥教学骨干的带头作用。
  4.对课堂教学进行建模。运用“三环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加强学法指导,引导教师抓学习中的预习环节,学生预习遵循目标问题化、课程化和自主化的流程。老师上课时要有检查预习的环节,课堂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有效开展,新课结束后要留有充足的时间对教学内容进行检测。
  5.积极开展有效教研,凸显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继续开展“半日教研活动”,做到有活动安排表、有听课、有评课、有布置、有检查。开展同题双上、同课异构,同一备课组的两个老师上同一个课题,确定相同开课目的,开课后加强专题研究。教研室安排专人检查并摄像。
  6.培养课堂观察技术。学校把提高教师的课堂观察技术当作提升课堂效率的新的增长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意学生整体学习的气氛、学生的面部表情、可靠的信息反馈和真实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观察学生的交流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交流与反馈,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并发表见解。教研员定期走进课堂,对课堂教学进行摄像,对学生上课的精神状态进行观察分析,评价学生课堂的学习状态。各年级教务员还定时对学生的上课状况进行检查记录,整理分析,反馈给年级和相应班级。
  7.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面批,以修补学生听课过程的漏洞。学生作业面批是我校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一项工作。教师要选择学生作业的典型错误讲解。对重点错误要逐个进行面批,确保“题不二错”。
  7.周二进行教学视导,教研员白天深入课堂听课,教务员收各种教学材料,晚上教研员进行检查,教务员协助检查。各科教研员汇总本学科的教学检查的情况,每期由一名教研员主编“教学视导简报”,于下周一印发,发给各部门和每位老师。
  8. 积极研讨命题信度。命题方向决定教学方向,引领调控课堂教学,不断完善命题体系,使命题工作始终围绕课堂教学进行,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研员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制定出各册书的“知识细目表”,并研究制定出“试卷结构表”。通过命题发现和培养本学科优秀的命题老师,培养一流的命题队伍。同时,教研室收集并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命题方向,做出分析表,为中考复习提供依据。
  9.引领教师积极学习。教研室定期发放中考试卷,开展考学活动,激励广大教师研究中考试卷,做中考试卷的热情。学期末组织全体老师进行考学,对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学校鼓励教师读书写文章,撰写教学论文。目前已有许多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和省级杂志上。
  10.开展专题研究。以“作文教学规划方案”为例。学校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召开研讨会,集中大家的智慧,研究制定出“文通中学作文教学规划”,指导全校的作文教学工作。尤其关注作文的升格,每学期每班的大作文数量不少于6篇,要求做到详细批改。对重点学生更强调面批,既保证作文达到一定的数量,更强调作文的升格,注重二次作文的复写,整体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通过随笔、周记、摘录等形式让学生开展阅读积累,开阔学生的视野。
  11.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展校际联谊。学校与其他学校开展联谊,学习了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目前“四校联谊”活动有效开展,从现场上课到网络会课,从集中命制试卷到网上命题交流,对口专题研讨共性问题,这些都展现我校的教研风采。和南通的教学联谊也方兴未艾。学校安排教学骨干到外地传经送宝,聘请名家名师登上文通的讲堂。
  12.根据学校年轻教师较多的实际情况,进行师徒结队,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教学相长。一年一度的“文通杯”优课竞赛,展现年轻教师的教学风采。“文通杯”优课竞赛既展现了独具个性的教学艺术,又使众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也促进文通教科研向更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大面积提高有效课堂率。
  13.全员深入课堂。教研员一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校务会议成员、主任、副主任、年级部长、副部长、组合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一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音、体、美、信老师不少于12节,其他老师不少于20节。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按照“先听课、后上课”的要求,上不封顶。在年级活动记录中,有领导干部听课评课的书面材料。
  14.从“教书育人”向“育人教书”的方向转变。不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品行教育,而且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