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教路,以教导学——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策略
作者:冯为民 时间:2013/5/2 23:11:02 来源:曹飞原创 人气:1409
理清教路的着力点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一是准确定位教什么,二是胸中了然怎么教,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从“教什么”的视角看,就是聚焦于教学内容的确定。简单地说,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学内容蕴涵在教材内容之中,需要教师对教学文本作出合理的甚至是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化处理。阅读教学涉及的面很广,不同文体体式,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就有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就有不同的教学价值,肯定就该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但从总的方面看,阅读教学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体现语文特性、学情特性和文本特性。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固守语文学科本质,又体现文体特质和文本个性。语文阅读教学以语文教材为载体,但绝不能把语文教材内容直接当作语文教学内容,教语文绝不是教课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以具体的文本为载体,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师处理作为具体教材的结果,语文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化处理。就具体文本看“可从种种视角来看,也可以应用在种种的目标上”(叶圣陶),既给语文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提供好了许多自由选择的空间,也给语文教师在可以教什么、适宜教什么、实际教什么、教后的效果如何等等提出了难题,因为教学内容的处理某种意义上说应带有普通性和规律性,应该教什么和不应该教什么是有一定规范的,是有章可循、有范可依的,这需要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有选择和判断其教学价值和确定教学内容的能力。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以专业的眼光对教学文本的教学价值进行有效的甄别与筛选,使教学文本所负载的教学价值转化为有用的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语文教师对同一教学文本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教师要清楚自己在追求什么,从而有效地根据具体的教学文本选择、确定甚至拓展、生成出合适的教学内容,不仅要知道自己教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还要知道自己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多学产生了怎样的潜在影响,会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产生怎样的助力。
从“怎么教”的视角看,课标中的“建议”最具权威性,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凸显“少教”,力求以教导学。导者,引导、指导也,就是启发、点拨,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教师既需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由浅入深逐步领会,开拓思维;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对学习怀有持久的兴趣兴趣,还要精心指导,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要精心组织好学生合作探究深入思考;对学生思路不畅混乱,教师要耐心疏导,使学生从混沌走向清晰,理顺思路把握规律。“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该始终高度重视学生差异、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情差异,不仅考虑“教给学生什么”,还时时顾及学生“想学什么”,让学生在“多学”中感悟到“导”的价值。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