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5540个字。
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 -----以2012年课标卷为例
永昌一中张含光
教学目的:
1、了解一般论述类文章的特点,
2、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论述类文本的的阅读品质,引导学生捕捉信息点,合理筛选相关句子,培养学生阅读过程的敏感意识以及准确地提炼文本主旨的能力。
3、掌握其一般解题方法及技巧。
4、通过练习训练强化审题意识,文本意识,规范答题语言,减少答题过程的随意性。
教学设计:
1、首先通过论述类文本的专题考试,摸清学生的问题所在,针对问题组织教学。
2、通过教师的示范阅读,指导学习者掌握阅读文本的基本方法。
3、当堂检验教学效果。
4、当堂练习,巩固提高学习现代文阅读文本的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考点解说
1、《考试说明》明确规定对科技说明文的考察,改为对一般论述类文本的考查,在考查要求方面有继承,也有发展变化。继承方面有继续考查对文章中出现的重要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的能力,继续考查对文章中重要信息的准确筛选和提取的能力等;发展变化有取消第三题的根据文意进行推断想象类题型的考查,代之以关注文意本身、是否符合文意类题型的考查,强调论述类文章观点和材料统一的文体结构规律的考查等。
2、高考透析
(1)考察频率:本题型是高考必考题。
(2)考察题型: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二、试题导引,方法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12年课标卷)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通泌出,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童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葬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内容概括:讲述了“黑箱”及“科技黑箱”的基本概念。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葬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付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锐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双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