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语言在构建魅力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作者:刘一心 时间:2013/6/12 20:24:00 来源:刘一心原创 人气:1693
一、准确表达,传道解惑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准确规范,言简意赅。语文课本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专家学者精选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逻辑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准确无误地讲解,一丝不苟地传授,切忌随心所欲,东拉西扯,说话千言,离题万里。韩愈有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己的表达不准确,则必然不能表达出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有时甚至会引起歧义,造成学生理解的失误或产生新的疑点。因此,无论是分析课文,还是评讲作文,无论是概括主题,还是归纳技巧,都应该一语中的,切中肯綮,让学生豁然开朗,恰如拨开迷雾见日月,让学生进入一片洞明之境,去享受明媚的阳光。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学生们通过阅读,很快感受到了作者在百草园中无忧无虑的生活,感受到了作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折腊梅、寻蝉蜕、描绣像的乐趣,我便从作者在三味书屋所读的书本和所受的教育等方面入手,循循善诱的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我”封建教育对少年儿童身心的束缚,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了文章中的情感。
二、激情感染,架设桥梁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情动于衷,才能形声于外。语言,从本质上说,就是思想和感情的直接现实。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用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教学语言去打动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热爱之情,才能使学生以主动、积极、热情的态度去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声音平板、毫无激情的课,一定会使学生觉得寡淡如水,甚至会昏昏欲睡,更不用说提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即使学生有那么一点点兴趣,也会在这种氛围中消失殆尽。而同样的内容,如果采用抑扬顿挫的语调,使之激情四射,则教与学的效果明显提高。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我饱含深情,声情并茂,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调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深深的被背影所凝聚的父爱感染,联想到父亲对自己的种种关爱,学生们深深感动着,表示决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努力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去回报自己的父亲。实践证明,富有激情的语言才能深深的吸引学生。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只有自己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才能在语文课上妙语连珠,学生才会如沐春风、如饮甘醇。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教师有较高学识素养及宽阔的视野,在课堂上能结合课文内容旁征博引,吟诗诵词,讲述典故。
我在讲述朱自清的《春》时,学到“春雨图”,就引导学生以“春雨潇潇”为题进行古诗文竟背活动。许多关于春雨的古诗文名句一下子使课堂显得多姿多彩。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初春微绿的生机;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把诗人见春飘然而下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颇为充分。“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描绘了江南黄梅天多雨、处处蛙鸣的乡村景致。“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表达了柳阴下小舟悠悠而来给人的喜出望外!学生在背诵中深深的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对语文的兴趣自然会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心灵交流即情感交流,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心灵交流的过程,也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语文教师通过自己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艺术水平去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使教学过程其乐其乐融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实现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三、含蓄幽默,激发热情
拉布说:“幽默是生活波涛中的救生圈。”作为语文教师,含蓄幽默的语言在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含蓄幽默的语言可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有一次我看到有些学生总是拖拉作业,就出了个歇后语让他们猜:“七十老汉叼八十斤烟斗——功夫全在嘴上。”全班同学听后一阵大笑,笑过之后便领悟到我的用意,那些拖拉的学生也就不愿再做七十老汉了。还有一次我看一个同学课上有打瞌睡的不良习惯,我没有在同学面前批评他,而是在即将下课时给全体同学讲了下面几句话:“据说,专门研究打瞌睡的一个西方人认为,打瞌睡比躺倒睡休息得好,我们班有的同学正在验证这一说法是否正确……”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同学脸红了,以后克服了课上打瞌睡的习惯。含蓄幽默的语言利于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课堂产生勾人心魄的魅力。
语言是语文教师的生命,要使生命充满活力,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语文教师就必须以渊博的学识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以饱满的热情去飞扬自己的语言,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让学生随着我们的教学语言展开激情的双翼,在语文的碧海蓝天中自由地翱翔。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