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让你的语文课堂“靓”起来
作者:湖南省常宁市泉峰中学 雷红卫 时间:2013/4/11 10:43:03 来源:雷红卫原创 人气:863
一、悬念式导语
八年级上册第12课《懒惰的智慧》,我当时采用的导语是:“同学们,你是一个懒惰的人吗?”(同学们回答“不是”)“你是一个勤快人吗?”(同学们都回答“是”)“谁愿意做一个懒汉呢,请举手?没有一个是吧?”同学们都笑了,还窃窃私语。课堂的气氛活跃了起来。我又提问:“老师最想做一个懒老师,你信吗?”学生的“胃口”吊了起来,一起答道:“不信!”“老师经常在想,有没有一种‘懒法’快捷而有效,让你们轻松、愉快地学习,师生省力又省时。我就想做这样的一个老师。”学生们顿时有所领悟,教室里安静了下来。“我想你们也想做这样的一个‘懒’学生,俗语说:懒人有懒法。今天我们学习《懒惰的智慧》,看看他们有什么‘懒法’好吗?”这种“欲知其中详情,且听下文分解”的悬念法,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 古诗文式导语
课堂导语恰当地运用古诗文,既是对学生文学素养的熏陶,又能显示教师的文学才气,是一种师生共赢的方法。比如我在教《小巷深处》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背诵孟郊的《游子吟》,然后我又把李密在《陈情表》中的:“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背给学生听。启发学生对亲情的珍视,对父母的真爱。
三、 游戏式导语
这种方法对初中学生来说,最感兴趣。例如我教《竹林深处人家》时,我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小时青青腹中空,长大头发蓬蓬松,姐姐撑船不离它,哥哥钓鱼拿手中。第二步,我又让每小组来一个学生说含“竹”字的成语接力游戏。“势如破竹、胸有成竹、青梅竹马、罄竹难书……”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说,说不出的同学,也有同组的帮忙。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一下子上来了,人人动口又动脑。
四、 情境式导语
把学生带到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这是一种理解课文、领会主旨的好方法。教师如能在课前创设所需的情境,对教学达标很有帮助。比如我教《过零丁洋》时,我是让一位学生演唱屠洪纲的《霸王别姬》,学生在凄美的旋律中感受英雄末路的豪壮与悲哀,从而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教学《巴东三峡》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了几张精美的三峡风景图,学生“哇、噻”声一片。我又一边配解说词: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全长192公里。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江面狭窄曲折,河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山水以雄、奇、秀、险而甲天下。古有李白“群山万壑赴荆门”、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今有郭沫若“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纤”。历代文人骚客倾情三峡,留迹于山峦水畔,三峡滚滚的激流中,流淌着多少千古绝唱,千古佳话!解说完后才是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五、活用时髦新词式导语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压力才有动力,且把‘压力’当‘鸭梨’,啃下它,你就是胜利者;面对生活,至少还要有‘笑熬糨糊’的勇气!”这是我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的导语。“我爸不是李刚,不论你爸你妈的职位高与低,不论你贫穷还是富有,神马都是浮云。你是一个凡客,给力自己,人生就是一次远航,你就是你的船长。”这是我教《你是你的船长》一文时的导语。活用一些时髦的时尚的新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一下子兴奋了起来,课堂激情高涨。
六、联系现实生活式导语
例如我教《孙权劝学》时,我先播放一则新闻:一位网游十年的武汉青年王刚之死。2011年5月13日,一位曾经聪明伶俐、乖巧听话、成绩骄人的孩子,因沉迷网游,荒废了学业,患上肺结核,最终32岁便离开了人世。我的导语是:凄惨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血的教训,让人铭记在心。读书是多么的重要,不言而喻。你们还要我来劝你学习吗?简短的几句话,震慑了不少上网学生,也让所有同学理解课文,有了思想基础。教学《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我首先提问今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队获得多少枚金牌?接着我要求同学们讨论,中国为什么获得这么多金牌?最后引入到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主题上来,从而导入课文。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