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堂的“超市效应”

作者:zjjlj123  时间:2013/4/3 9:59:15  来源:zjjlj123原创  人气:851
  超市人文化的购物环境,琳琅满目的商品,分门别类的商品放置,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方便、快捷,更觉心情舒畅。现有人认为超市的许多经营理念对新课程下的和谐课堂的构建颇具借鉴意义。我个人在课改实践的过程也日益肯定了这种说法,浅谈“超市效应”对语文课堂的重要影响。
  一、语文超市营业准备
  如超市一样给学生也分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设定小组长,管理全组的纪律与学习;组内分工,人人有职责;小组学习目标,活而有序;组内训练,采纳“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方法。
  如管理超市一样,课堂设置评价细节。如有:参与人数多而有效,声音洪亮而有情,文本挖掘准而深,板书设计美而妙,讨论热烈辩论激烈,纠错快多展示多元等。
  二、用“超市”理念经营语文课堂
  1、预习超市化
  (1)提供菜单超市里提供各式各样、价廉物美的货物,赢得了顾客的青睐。同样,“超市型语文预习学案”也力求做到这样,提供各式各样的“货物”,以求得“顾客”的喜欢。所以,菜单的呈现方式显得十分重要。它在措辞上,一改过去生硬、命令的语气,一切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迎合他们的心理,使他们一看到这些内容,有种我要做的欲望,这样从心理就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2)自由选择超市里赢得顾客青睐的另一主要原因是随身所欲地选择。而“超市型”的预习形式,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它既方便地给教师因文而异“提供货源”的机会,又对不同学生提供自由“选择货物”的机会,体现了预习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如预习,设计阅读、勾画、查阅、探究四个环节供学生自主选择。(1)阅读阅读内容包括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文本教材、课文的注释、课后的“研讨与练习”。(2)勾画在阅读过程中,将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勾画出来。例如,在阅读记叙文的时候,着重勾画一些提纲挈领的语句;把一些表现力较强的字词找出来,加上着重号;勾画一些自己认为比较优美的、重要的或者是不理解的语句,并进行简单的思考。这样就会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3)查阅结合课文的注释和一些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4)探究学生在常规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读,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自读中的探究意识,一般适用于难度较大的讲读课文和复杂的文言文。指导学生主要从语言、文章主题、综合性的问题及教学建议几个方面去思考,然后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书面的形式写出来,不一定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例如,预习《唐雎不辱使命》时,面对秦王的步步紧逼,唐雎是如何做到不卑不亢,最后竟然让不可一世的秦王跪地求饶的呢?学生借此进一步关注了课文的语言艺术及唐雎所展现出的人格魅力。
  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的预习内容,在预习时,充分享受作为“顾客”自主选择“商品”的权利。
  2、课堂超市化
  (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有所需。
  如字词教学,我们最早的做法是:老师找出一篇文章的生字词,让全班学生读读写写,也许,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掌握教师提供的生字词,可是这种做法有可能会让学生做了太多的“无用功”,因为它忽略了学生对已有知识储备的差异性。在“课堂超市”中则可以尝试在学生预习中找出自己认为难写难读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互通有无,解决疑难。再比如对课文的阅读,完全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研读,对同一篇文章,有的学生喜欢其中的景物描写,而有的可能对抒情的段落情有独钟,有的喜欢A段,有的喜欢B段,教师把这种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内容特别感兴趣,学习起来主动性也就更强了。
  (2)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有所长
  还是说阅读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堂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而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喜欢让学生或朗读,或默读,或速度……即学生怎么读必须按照老师的统一指令进行。现实是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喜欢出声读,而有些学生喜欢出声读,特别是朗读技巧很高的学生。而教师统一的指令必然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超市课堂”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可以选择不同的展示方式:如属景物描写的段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朗读,或仿写,或绘画,或配诗;对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学生可以续写,可以演……总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因为是自己喜欢的,所以学起来会特别的卖力,效果也才能好。
  (3)自主选择学习伙伴——学有所乐。
  在“超市课堂”中,为了有效的开展合作与互助,可以让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伙伴,因为是自己喜欢的合作者,彼此间的配合会格外默契,“共同语言”多了,学习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3.作业超市化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运用。”
  (1) 在同一范围内,学生自由选择作业的内容。
  对于规范学生字迹的钢楷作业,书写内容宽泛为生字、注释、背诵诗词、积累好句好段
  美文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作业的内容。
  (2) 在规定的内容下,学生自由选做题目类型。
  如学习《藤野先生》一文后,让学生围绕“赞美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与怀念之情”
  的主题选做:以读传情——有感情的朗诵课文;以唱传情——唱赞美老师的歌;以写传情——写赞美老师的诗;以画传情——绘赞美老师的画等等。这样的作业设置使不同起点的学生在同一次练习过程中都有所提高,调动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从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 让学生自选作业容量——适应个体要求。
  在布置作业时,教师总是应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情况,而在选择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作业。如在讲《公输》这则古文的拓展作业中安排了或摘抄鲁班的故事并做总结,要求500字左右,或抒写《战争的灾难》400字左右,或研讨《墨子思想之我见》300字左右。大多数学生自然会根据自己的学情、喜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这样,既兼顾了学习差异,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愿我们的课堂超市能尽早开张,并日益兴隆起来。这样我们的学生无论是拿着购物筐还是购物车走进课堂,最后他们肯装袋带走的一定都是他们最需要的。“给人自由,任其选择”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性化”的理念。我们遵循了客观规律,规律自然回馈我们最佳效益。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