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孤独之旅——我读《孤独之旅》

作者:刘祖孝  时间:2013/11/11 10:07:48  来源:lzx228709原创  人气:736
  近三十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我依然无法忘记那次和爹爹出去放鸭的经历。
  我八九岁时,爹爹(方言的叫法,外公)养了一两百只鸭,鸭棚搭在村头何家潭子的小河边,不远处是我家承包的本村鱼塘,大约3、4亩地大小。从鸭苗开始,爹爹就全身心地照料着它们,按时放它们出去附近的水渠里走走,或是鱼塘里游游,按时喂它们谷子,细心注意它们的健康情况,从不马虎。鸭棚离家较远,就经常需要给爹爹送饭,我们兄妹三人都不太乐意干送饭的差使,因为爹爹不苟言笑,平常很凶,我们都不大亲近他。但一想到能看到可爱的小鸭子,我们又总能结伴同去。再加上大堤上彭伯家的大黑狗很喜欢老远冲出来追了人咬,不是一个人在旁边拿着棍子保护,我和妹妹肯定独自完不成这艰巨任务的。
  最记得鸭长大过程中爹爹的欣喜。经常听到他和家人说鸭的变化,什么时候长第一跟羽毛,什么食物营养最好,哪一阶段长得最快等等,他都清清楚楚,如数家珍。那时的我总很诧异,对鸭子而已,要不要那么认真?有时看到半大的鸭子在鱼塘里嬉戏,爹爹笑眯眯的望着它们,偶尔发出一两声指令,特满足与成就感。我们也受到感染,坐在边上满心欢喜地看它们表演。鸭们很有生气,一会儿追逐,一会儿潜入水中,时不时展展翅膀,兴奋地叫几声,整个鱼塘一片喧闹。爹爹会指着某一只说:“前几天它才几跟羽毛呢,看,现在长得好好!那边那只最调皮,总是逗别人,对,就是那只,正在追别人的那只黑鸭子-----”像对待自己孩子般,小小年纪的我,也能体会得到爹爹在其中投入了太多太多。
  那是一个星期天,爹爹听说河对岸有不少人家割了早稻,马上决定把鸭群赶过去。哥哥可能有事,又或者不愿意去,爹爹最后找到我和他一起去,说能坚持一天就奖励2角钱。我答应了。
  爹爹划着小船把鸭群赶上岸,然后把船拴在河边小树上。我手里拿一根细长的竹竿,踏上了曾经千百次在对岸张望过的“河那边”。
  赶着鸭群沿着水渠往前走,我不停地望河堤上那户墙刷成白色的瓦房,因为它的背后河对岸,就是我熟悉的鸭棚,还有,我的乐园。
  隔着宽宽的水渠,爷孙两人几乎没有言语的交流,除了鸭叫声,就是偶尔爹爹指挥它们的吆喝声。天气比较热,又没什么阴凉处,路边杂草,棉花地发出的热浪让人眩晕。有时鸭们找到了有食物的地方,就暂时停下来,我无事可干,就不停地遐想。当时电视正放港剧《上海滩》,我就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想许文强的帅气,冯程程的温柔美丽,想其中的故事情节。有时鸭群要出发了,而我还站在原地发呆,免不了被脾气暴躁的爹爹大声地责骂几句。于是我快跑几步赶上队伍。
  弯弯拐拐,不知走了多远,我依然清楚地知道白房子的位置。鸭们上田梗时,我会望向那儿,鸭们在田里觅食时,我会望向那儿,想着电视的情节,我会望向那儿,即使爹爹骂我的时候,我也不自觉地望向那儿。什么时候才能把鸭群往回赶,让我回到伙伴们身边上窜下跳啊!!
  日子过得太慢了。我一会儿弯腰捡块泥土,趁爹爹不注意时飞向老远;一会儿摘嫩嫩的草尖放在嘴里细细地嚼,用自己听得见的声音千遍万遍地哼唱《上海滩》的主题歌“龙奔,龙老----”然后就是一个动作,反反复复地望向白房子。只是,弯弯的河堤和极目所见的整齐的沟渠旁的树木,像一张网,将我牢牢地困在了中央。
  爹爹说附近是颜香阿姨(爹爹的侄女)的家,中午把鸭群赶到她家附近,然后去她家吃午饭。
  似乎爹爹早就计划好的,可怜的我以为到人家收割过的田里放一阵鸭就可以回家的,看来,非得到下午不可了。
  在颜香阿姨家吃得还很丰盛,大家都赞我懂事,那么小就和大人在外面放一天鸭。我干干地笑着,天知道我多么难过与后悔!大人们我又不熟,天生又比较不会和生人打交道,于是很快就沉默了,听他们讲。
  直到天快黑,爹爹才决定把鸭往回赶,那一刻,我的灵魂似乎得到了救赎。整整一个白天的等待,终于能够往家的方向走了。
  爹爹一直关注着他的鸭,没太在意我的表情及感受吧。那一天,几乎有我前九年的时间总和那么长,其中的难受,忍耐,不安,眷念,想逃离的感觉充斥我的世界。同样的困境对大人,可能不算什么,爹爹会想到自己的鸭又可以长一些了,至多无聊时想想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内心都会精彩纷呈吧,或许还会为一天的设计开心不已呢。而于我,全然没有成功的感觉,只有挨,挨,挨,觉得自己就是一颗棋子,任大人摆来摆去,全然没有一丝自由可言。
  后来我也经常想,若爹爹能平易近人些,给我多讲讲小故事,小笑话,或是在沟边给我摘几颗野果,,或是抓只蚱蜢用草绑住腿递给我,又或是讲他年轻时候骑白马挎长枪的岁月,都好啊。而偏偏,他就一言不发地看着鸭。可能他觉得对一个八九岁的小毛孩,说什么也多余吧。但就是这无聊混杂着沉默与害怕的一天,在这小毛孩洁白如纸的人生留下了重重的一笔,挥之不去。小毛孩的世界,就一定简单过成人?再说,小毛孩总会长大啊。
  我告诉自己,即使到100岁,也要有一颗童心,用它来面对生活,尤其是孩子,在最无聊与刻板的日子,我宁可丑化自己,作践自己,也要让孩子感受生活的有趣与希望,童心不可忽略啊。
  爹爹已作古二十三年,他去世时我求学在外,没有最后送他一程。他的一生很勤奋,也很苦。解放前为国民党的乡政府做事,解放后就坐牢,一坐三十多年。他去时我妈妈才三四岁吧,待他从监狱回来,我妹妹都六七岁了,恍若隔世啊。见家里拮据,他就想方设法挣点钱,收过废品,卖过小菜,走街串巷卖过杂货,后来又照看鱼塘,养鸭。记得他每次出门去收废品前,婆婆都把中午的饭用一个大的洋瓷杯装好,放在爹爹的挑担里,中午一顿就在外面吃,或者是大树下,或者是沟渠边。有时傍晚他要挑满满一担回来,他也是六十好几的人了啊。
  他的世界有太多的事,可能根本顾及不到旁边小外孙的感受吧。
  聊以此文,怀念爹爹,回望悠悠童年的最初人生路。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