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中学老师都应该读的演讲稿
作者:佚名 时间:2014/3/6 22:57:5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596
再比如:数学。有没有必要在小学里学这么难的数学。而况我们的数学是在做大量的数学习题,而不是去体验数学思想。苏步青的孙女是我的学生,我去家访,苏步青教授对我说,你应该呼吁,数学的难度要降下来,特别是小学要加强语文课。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于六分之五,小学生要搞很多年才搞清,到了中学一下子就懂了。而我们小孩子最佳的学习母语,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光错过了。
复旦大学曦园有一个亭子,朱东润先生写了四个篆字“书声琅琅”。朱老教导同学们要学会读书。现在的学生上学不在读书,要么在听老师同学分析,要么就在做习题,而且语文课一周只有四五节,只有两个半小时。我再也没听从学校里传出那么动听的琅琅书声。读书人不读书,成了习题人!
天天在做练习,做不完的练习,小孩做了十点半,中学生做到十一二点,甚至更晚。
连作文也是搞训练。
上海作文题06年《我想握着你的手》、07年《必须跨过这道坎》、08年《他们》。这些题目都可以用一个模式来套,都可以写关心弱势群体。06年写:我想握住民工的手;07年写,必须跨过与民工差距这道坎;08年写,他们是一群民工的子弟。而事实上,写这样文章的人,也确实得了高分。还在报上宣传。这样的题目只要事先准备几篇,还有什么不能应付的?还需要读书干什么?
对于应试作文的套路,不但上海卷如此,全国卷和其他省市也如此:
江苏的王栋生老师收集了用同样一句话作开头的套文:那句话是“屈原向我们走来”:
2004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的爱国之情,像山一样沉稳……他的文思,像水一样灵动
……
2005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凤头、猪肚、豹尾与人生的关系”,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帝高阳之苗裔,他的出生,正是这样一种凤头
……当他举身跳入赴汨罗江时,他画出了人生的豹尾……
2006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人与路”,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2007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怀想天空”,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仰望着楚国的天空……
2008年江苏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好奇心”,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那是为什么?我感到好奇……”
这样的作文题,怎么能引导同学们独立思考,怎么能促进同学们刻苦读书,完全可以投机取巧的。
我们再看一看先进国家的作文高考题,比如法国零八年的考题:
文学类考生选择题(三选一)
1)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
2)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
3) 解释亚里斯多德在《尼格马科论伦理》中有关“责任”的论述
科学类考生选择题(三选一)
1)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2)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
3) 解释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中有关“正义”的论述
经济社会类考生选择题(三选一)
1)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
2)我们可以从劳动中获取什么?
3)解释尼采在《人性,太人性》中有关 “德行”的论述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作文题
想像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
新加坡高考作文题
科学提倡怀疑精神,宗教信仰镇压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
对比一下,我们真要愧杀!这样的题目,没有读过许多书,没有独立的见解,是无论如何写不出的。当然,这里有国情关系,学生、教师所处大背景不同。老实说,拿法国的这些题目来让我们高中教师写,未必有人能写出多少东西来。我自己,就无话可说。由于长期的布置习题,批改作业,讲解习题,教师们也成了机器。
训练主义,害了多少人。我们的教育创造了一个像在马戏团里训练动物野兽的那样一个环境,通过统一的高考标准,通过这样的教育,把每个人的训练成为没有思想,没有个性的没有独立人格的工具。还谈什么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还谈什么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在这种违背人成长规律的教育下。当然,我们的“人”就这样不见了。杜威说:教学犹如买卖,只有教师积极地卖,没有学生主动的买,买卖没做成,也不会有真正的教学与教育。
这是不是训练主义结出的恶果,毒果!
训练主义使我们不会思考,不敢思考。只能有一个答案。
我曾对李白杜甫做了一点不同的分析,有人说我恶搞,因为这和考试的统一答案不一样。
我们这些子孙,是远远不及我们的祖宗的。我们的祖宗分析李白、杜甫都是两面的。我们却一味只能说好话。只能按照标准答案说。
比如我说李白是个爱打群架的不良少年,是有根据的,李白自己的诗: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连杜甫也怪他“飞扬跋扈为谁雄”
我说杜甫性偏狭,是根据新旧唐书的评论,也是根据读了他自己的诗文才说话的:
我说他的好酒,不亚于礼拜,因为他自己说: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
饮酒视八极,俗物多茫茫。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
他自己说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他求人时,同样摆出可怜相。他求杨国忠德亲信鲜于仲:
“有儒愁饿死,早晚报平津。”其中的平津,便指杨国忠..
杜甫自己说:朝扣富儿门,莫随肥马尘, 残羹与冷炙,到处含悲辛。
他不愿做辛苦的官: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