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关键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效
作者:海原县教研室 杨彦文 时间:2014/5/5 8:53:20 来源:467600610原创 人气:913
实际教学中,我们的学生读书常常是走马观花,读前任务不明,读中很少思索,读后一脸茫然。要让学生能够高效读书,除了必须尊重学生个性,把学生当成学习主人,让学生主动地去读,视读书为乐事,让作者的感情和学生的心灵发生碰撞,撞出火花之外,在方法指导方面,教师要指导和训练学生高效读书。方法之一就是学生读书时要读有所得,即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把握。而了解和把握文章大意,常常需要做适当的概括和提炼,“抓关键词法”不啻一剂良方。所谓“抓关键词法”,即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信息,直接从文中提取或者提炼出能概括全文内容或揭示全文主题的词语或者短语,来帮助学生进行阅读欣赏从而更好理解、掌握文章的中心(主题)以及更好落实教学目标。
一、抓关键词梳理故事情节
梳理课文情节,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手段,其关键能力是收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训练此种能力,可以以“抓关键词法”为载体,进行有效训练。
比如阅读小说《孔乙己》,分析人物形象前要理清故事情节。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度过艰难的一生,最后又在“笑”声中走向死亡。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笑”中梳理出故事情节,再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起到良好的效果;阅读童话《皇帝的新装》,评人物、明道理、知写法的前提是理清童话的故事情节。理清情节如果抓住关键词就可迎刃而解。从贯穿全文线索的角度思考,这篇童话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表明事线的“骗”,一个是表明物线的“新装”。围绕事线“骗”很容易就可梳理出童话的情节:骗子行骗、官员助骗、皇帝受骗、小孩揭骗。文章标题为《皇帝的新装》,学生非常容易地可以抓出“新装”这一关键词,围绕物线“新装”更容易理清故事情节:皇帝爱新装、骗子诱新装、官员看新装、皇帝看新装、皇帝展新装、小孩揭新装。
二、抓关键词概括课文内容
让学生说一件事,学生常常说不清楚;让学生精准地概括一件事,学生更难以精炼表达。中考常有概括事件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目,我们也许会给学生这样的方法提示,一要会捕捉阅读内容本身所提供的信息,二要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用最精炼的话语解决问题,不能拖泥带水,画蛇添足。但学生对这样的方法指导仍不明要领,头脑仍不免糊涂。“抓关键词法”就可以让此类指导落地,让学生感觉可操作。
比如阅读散文《散步》,让学生回答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也许学生会脱口而出“散步”。学生的回答虽然简练但不全面,说了等于没说。散文叙述的事情其实分了三个阶段,稍加梳理,可以提炼出三个阶段的关键词,分别是“散步”、“分歧”、“解决”。再用恰当的语言进行组织,将记叙要素有机地组合进去,就可比较全面地概括出散文叙述的故事:一家三代在一个春日到田野散步,在走大路或是小路的问题上婆孙发生了分歧,问题最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再比如概括《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故事,可以先提出事件关键词“冒险”“遇险”“脱险”,再进行概括:在57年前费城的一个闷热的7月中,我和伙伴玩玩弹子游戏,决定冒险爬悬崖,我在悬崖遇险进退两难,最后在父亲的指引与帮助下顺利走下悬崖脱险。
三、抓关键词理解课文主题
课文关键词中的一种是课文主题词,课文主题词揭示了文章核心意义。抓住主题词,就抓住了理解课文的核心,就找到了理解课文的钥匙。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我的读书经验》中写到“我的读书经验有四点:(1)精其选;(2)解其词;(3)知其意;(4)明其理”,就一语道出了阅读时抓主题关键词的精要。
比如学习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抓住主题关键词“温晴”和“温情”,围绕“为什么温晴的济南冬天是温情的”的问题阅读,济南是温暖晴朗的,我们明白了;济南的老城、雪山、小村、绿水是充满深情厚意,我们理解了;大量运用拟人、比喻进行生动地表达的手法,我们也理解了。
再如阅读散文《散步》,学生初读后,常常可以提出这样几个主题关键词:亲情、孝心、责任、和谐、生命。教师教学也常常将文本主题解读为“亲情、孝心、责任”,很少从“生命”意义上解读文本。
不妨在课堂教学时,抓住“散步——生命”这对关键词解读课文。因为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同时作者在谈到散文写作背景时,也重点强化了“生命”主题:“《散步》写于1985年;因为是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情色彩,因我不善诗作,它就成了散文”;“强化‘生命’,淡化伦理,一是因为伦理说得已经太多,出新很难,二是‘生命之说’不但本质,而且人性与动物性的参照也出来了──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
通过学生阅读和交流发现,从生命角度解读全文,文意就一以贯通:因为生命的可贵,所以我们散步;因为生命和谐,所以我们谦让;因为生命衰老,所以我们孝顺;因为生命成熟,所以我们尽责。在生命的延续链条中,我们每一个个体都会身处某一段落,我们幼时会受到呵护,我们成年要肩负责任,我们老年会受到孝敬。处在生命链条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必须尊老爱幼,承担其延续生命的责任;因为生命的主体性和群体性,所以我们才要享受生命,和谐生存。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增强对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基础。学生阅读的积累也是写作的基础,更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前提。因此,语文教师在授课的同时,更应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本的自主阅读,启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让我们在已有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把阅读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