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牧会死?
作者:佚名 时间:2017/5/16 22:13:4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62
从《史记》里看,李牧带兵还是有一套办法的,面对北方夷狄骑兵,他采取了坚壁清野的办法,建据点修工事,限制对方骑兵优势。而待到对方疲惫而自己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瞄准机会致使一击。后来李牧在抵抗强秦入侵的时候,也是屡建奇功。都说赵弱秦强,其实赵国的兵并不弱,将领也很优秀。赵国北有异族骑兵常年侵扰而不削弱,这是后来汉唐大国都难以长期做到的。
但历史往往一遍一遍重复。从燕国弃用乐毅,到魏国逼走吴起,再到赵国轰走廉颇,只要将领功劳一大,其人便得不到信任和重用。廉颇比较敏感,一当被解除兵权马上逃奔魏国。李牧比廉颇惨多了,他自己不逃跑只落得被处斩的下场。当然赵国随后也就灭亡。
虽然这里面有秦国反间计的原因,赵国国君糊涂的原因,但我想主因还是在李牧本人,这个人干正事有水平,但混官场没水平。
第一李牧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不主动出击,显得工作不积极主动。当年乐毅进攻齐国的时候就剩下两座城池了,还不抓紧进攻,结果被怀疑以至流亡到赵国,这件事李牧不可能不知道。廉颇在西线抗秦的时候也是坚壁清野拒不出击,结果被迫流亡魏国,这件事李牧更知道。这么多前车之鉴不吸取教训,仍旧困守在工事中做缩头乌龟,多给伟大光荣正确的赵国国君丢面子啊?
第二李牧不会大张起鼓做宣传造势。须知大多数君主都喜欢舞舞扎扎自吹自擂的人才。要记住牛逼是吹出来的,不是缝出来的,正所谓兵马未动,宣传先行,有一说十,没一也得说十。范仲淹当年西北守边的时候三天两头打败仗,但人家宣传的好啊,一上奏皇帝就说,呀领导啊今天我又打个胜仗歼敌三千。
第三财政支出自做主张,李牧守边期间把财政收入都把持到军中幕府以用于军费开支,这犯了大忌。在银行货点款还得搭点回扣呢,你把君主的钱拿过来就花,你胆儿肥了你。
第四李牧虽然不吹牛逼,但喜欢装逼。李牧被革职后,再被起用时称病不出让领导下不了台阶。你以为你是谁?君主看得起你,你还来劲了,不识抬举的家伙。前任国君赵孝成王没杀你那是没倒开空,继任国君赵悼襄王可不惯你包子,也算你倒霉。
第五李牧不听君主指挥。君主要撤你职,你不交钥匙,这不明显跟领导对着干么?本来就受猜疑,怎么就不能学学廉颇,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你撒鸭子跑啊,不跑不说,还在那死磕,这不等死么?
第六李牧有个最最致使的缺点,是不能解除君主的戒备心、猜疑心。当你功劳大的时候必须放低身段想办法搞关系啊,给国君周围的宠臣宠妃送土特产啊送点美元啊送点干股啊,喝点感情酒啦,介绍个小秘啊之类的。你光知道打仗有毛用?当然这个其实有难度。明朝袁崇焕一边打仗一边往后方送礼品巴结权贵讨好皇帝,但没好使,遇到二逼皇帝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说好人不是谁都能做的,坏蛋更不是谁都能做的。周星驰在《功夫》里屌儿浪当不务正业,想当强盗,最后却只能当英雄;李牧同志横刀立马叱咤风云,欲做英雄,却只落得当个阶下囚。如此世道,命中注定,没有办法啊。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