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师宁夏执教40载双目失明后5年不下讲台
作者:不详 时间:2006/4/11 21:26:01 来源:中国青年报转载 人气:1072
王泽娟和其他3名女同学在冯志远宿舍外间住了3年。她们天天在冯志远宿舍里学习,冯老师就知道了每个人的特长和潜力所在。有一天,王泽娟发现桌上多了几本英语教材和几盘英语磁带。一看,是大连外国语学院的函授大专教材。原来,冯志远发现王泽娟发音好,喜欢学英语,他听广播知道哪儿卖教材,就让其他同学到邮局汇了款。这以后,冯志远开始监督王泽娟背英语,还经常给她买英文读物。进了大学,同学们发现农村来的王泽娟能流畅地读英文原著,都不相信是真的。现在王泽娟已经办了10年英语学校。
瘫痪在床,最大的心愿是“想再给孩子们上一堂课”
愧对妻儿的冯志远,没有办法再回上海,也不想留在学校拖累学生,他给远在长春的冯宝珍打去电话:“妹妹呀,等放了暑假,你来接我吧,晚了,恐怕就看不见我啦。”5天后,冯宝珍坐火车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关帝中学。
2000年6月4日,带着和自己所教最后一届学生们的合影,冯志远随妹妹回到了故乡长春。到家后,冯志远请妹妹帮他做一件事:“给我找几个学生来,我还想义务给孩子们辅导。”
2003年,冯宝珍患病住院,只好暂时将冯志远送入敬老院。去年7月,冯志远左侧股骨头摔折,住院70余天,紧接着11月又再次突发脑血栓,瘫痪在床。住院期间,一听到有学生来看他,或收到学生问候的信件,他干枯消瘦的脸庞,就变得神采焕发。
2005年11月,上海市男子中学校庆,几位曾经受教于冯志远的学生得知老师近况,寄来1万元,以解燃眉之急。其中一位已经68岁的何姓学生说,是冯老师第一次让他们知道了普希金,知道了俄国文学,成为了他们的文学启蒙人。希望老师早日康复,有一个康乐的晚年。
冯志远教过的学生有1万多名,其中有的已成长为北大教授。谈及自己的一生,病榻上的冯志远用微弱的声音说:“最快乐的,是教学。我喜欢孩子们围着我,问这问那。”记者问老人还有什么愿望,他说:“还想再给孩子们上一堂课。”
2006年年初,冯志远当选为“2005年度感动吉林十大人物”、“2005年度感动宁夏十大人物”。记者 彭冰 吴海鸿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