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讨网络“海洛因”“法官妈妈”:内容分级管理
作者:不详 时间:2006/4/16 14:30:12 来源:北京晨报转载 人气:509
日渐泛滥的博客语言暴力、充满挑逗与性暗示的网络色情、宣扬暴力血腥的网络游戏......许多青少年正深陷网络泥潭,荒废学业,漠视亲情友情。在昨天召开的网络不健康内容危害座谈会上,各界代表对上述网络不文明行为纷纷进行声讨。
以致力于挽救未成年犯罪者而被大家熟知的"法官妈妈"尚秀云在谈到网络不健康内容时充满愤慨,"许多最终走上性犯罪道路的青少年都是因为过早接触了网络黄毒。还有一些实施抢劫的少年,起因也是受到网络游戏中暴力情节的鼓动,有些孩子甚至会去模仿游戏中的场景实施抢劫。这些本应享受花季的孩子们却因为网络‘海洛因’的毒害失落了青春、毁了自身的前程。"谈到这里,法官妈妈充满惋惜。她疾呼,"不要再让网络‘海洛因’侵害青少年了",并建议对网络内容实行分级管理,运用高科技手段将一些不健康内容屏蔽掉。
一位深受网络毒害学生的家长谈道,自己原本品学兼优的孩子因为迷上了网络游戏,不仅学习成绩大幅下降,甚至和自己大打出手,还曾离家出走以对抗家长对他的管制。当孩子真正见到和自己一样迷恋于网络的"战友"时,发现他们有的被赶出家门,有的身体崩溃住进医院,还有的因在网上与人发生争执被打成重伤。此时,孩子才猛然醒悟,原来网络并不是想像中的那般美好。她希望网站不要以赚钱为唯一目的,更要为孩子提供一片洁净的天空。
青少年代表则希望,"文明办网"的倡议和承诺能在各大门户网站的共同响应下变为现实。让青少年上网不再担惊受怕,家长、学校不再谈"网"色变,社会各界不再痛心疾呼"救救网络毒害下的孩子!"
评论:博客也要"知荣明耻"
与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博客在吸引眼球、赢得美誉的同时,也带来了口水、谩骂甚至是攻击,因博客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网络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是什么人在办、什么人在用。"作为互联网知识分子的园地,博客的明天何去何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博客文化?博客一族作为博客的主体,其能否"知荣明耻",决定着博客的文明走向。
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发出《文明办网响应书》
张泽:"网议"左右政策是个伪话题
"网议"不等于"妄议",真知灼见有,但是多数是正确而无用的废话。把"网议"提升到可能或者让政策制定者左右为难的程度,其实是个伪话题。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