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的教育》精彩摘录

作者:不详  时间:2006/10/31 7:21:0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79
  我的看法是:孩子的天赋当然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孩子多一点,有的孩子少一点。假设我们最幸运地生下一个禀赋为100的孩子,那么生就的白痴其禀赋大约只能在10以下,而一般孩子的禀赋大约只能在50左右了。 
  如果所有孩子都受到一样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决定于其禀赋的多少。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们的禀赋连一半也没发挥出来。比如说禀赋为8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40;禀赋为6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30。
  因此,倘能乘此之虚,实施可以发挥孩于禀赋八到九成的有效教育,即使生下来禀赋只有50的普通孩于,他也会优于生下来禀赋为80的孩子。当然,如果对生下来就具备80禀赋的孩子施以同样的教育,那么前者肯定是赶不上后者的。不过我们不要悲观,因为生下来就具备高超禀赋的孩子是不多的,大多数孩子,其禀赋约在50左右。何况如果我们按照前文所述的方法进行生育,孩子的禀赋决不至于差,甚至得到高超禀赋的孩子的机会也是很大的。
  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候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我的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而时流行于世的主导思想是:儿童的教育应当开始于七、八岁。这种论调为人们所深信不疑。除了此一论调之外,还有一种让许多父母感到十分恐惧的观念,那就是早期教育有损于儿童的健康。
  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就越少。这就是儿童潜在能力的递减法则。给3岁以前的模式时期“硬灌”些什么呢?大致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所谓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模式;另一方面则是输入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
  可以让厌恶数学的孩子多吃马铃著,让缺乏美术感的孩子多吃菜豆,没常性的孩子禁食豌豆,粗暴的孩子禁食洋白菜。婴儿睡觉时,决不能像布娃娃那样把他裹得紧紧的。我主张从孩子15天大就开始灌输词汇,在孩子刚会辨别事物时就教他说话。社会上竟有这样的父母,他们以孩子发出的错音、说出的错话为乐。他们不仅不去帮助孩子纠正,反而将错就错,随声附合,这是大错而特错的。因为这样将使孩子永远无法发觉自己的毛病,以致习惯成自然,难以纠正。
  凡是年幼时充分发展了想象力的人,当他遭到不幸时也会感到幸福;当他陷于贫困时也会感到快活。所以说,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就是不善于想像的人。
  孩子是否有优良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能否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也决定着他是否在将来有所成就。
  我们应该记住,雅典时代希腊文明的伟大,是自由教育的结果;相反,拜占庭时代希腊文明的贫乏,正是清规戒律的结果。
  尊重是相互的,要求孩子尊重父母,父母就首先应该尊重孩子。而且要在很小的时候就要让孩子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做为父母,应该培育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的行为。孩子和成人一样有能力去犯错误,也同样有能力去纠正和改正错误,敢于犯错误和改正错误是同样珍贵的。
  天下没有什么比在孩子的心灵中产生仇恨更加可怕的事。仇恨能让一个虚待他的父母,蔑视周围所有的人,更加会让他陷入孤立无助的境地。
  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角色游戏,因为这有利于让孩子体验和认知他人生活。应该经常提醒并鼓励孩子观察日常生活,了解各种人物的活动,特别要让孩子观察父母本身的生活。
  只要不加选择地让孩子们在一起玩,他们就互相逞能,有可能变成利己主义者,结果沾染上狡猾、虚伪、说谎、任性、嫉妒、憎恨、傲慢、说坏话、争吵、打架、诽谤、挑拨等坏品质。
  信心从何而来,来源有效的夸奖。孩子需要夸奖,需要鼓励。“夸”不仅仅表明了教者的信心,同时也坚定了孩子的信心。只有孩子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父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材。
  胃过于疲劳会使大脑功能减弱,所以贪吃会使人蠢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