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教学设计18
- 资源简介:
约4560字。
课题
苏武传 课时安排
课型 讲授 教学对象 主备课人
备课组成员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
2、探究学习,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
教学
重点 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学情
分析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苏武牧羊》mp3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设疑激趣
文化熏陶
走近苏武
激趣导入
展示目标
了解作者
了解作品
走近历史
诵读感知
文本探究
布置作业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课前放《苏武牧羊》mp3歌曲设疑:1这是一首什么曲子?曲子中描述的主人公是谁?(引出本文主人公“苏武”)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幻灯投出《苏武庙》及清代画家任伯年的苏武像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投影打出 苏武: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苏武决不背叛祖国的气节,流芳百世,传唱千古。
教师导入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腰,这是一个涉及灵魂是卑微还是高尚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板书:苏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