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案71
- 资源简介:
约3370字。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一 、课题名称
《记念刘和珍君》 二、课程课时
2课时
三 、教材内容分析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写于 1926年“三一八”惨案之后。文章通过对刘和珍等爱国青年 在请愿运动中惨遭杀害一事的记述,深刻揭露了反动军阀政 府的残暴和御用文人的无耻,热情歌颂了爱国青年的英勇斗 争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死难烈士的深切悼念和对未来的坚定 信念。
四、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鲁迅深刻犀利、富有战斗性的 语言,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2.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培养逻辑 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鲁迅散文的艺术魅力,体会文 章中蕴含的悲愤情感和崇高之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三一八”惨案的历史背景,
传承和弘扬爱国志士的精神品质。 五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一些复杂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探讨文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
1.课的类型:新授课、阅读鉴赏课。
2.主要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赏析 法。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学环节:展示“三一八”惨案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活动:“同学们,大家看这些图片和资料,这是发 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在这场惨案中,许多爱国 青年惨遭杀害,其中就有刘和珍等同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起走进那段悲壮的历史。”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图片和资料,对“三一八”惨案有 初步的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出课题,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对“三一八”惨案产生兴趣,期待 学习课文。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
教学环节: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正音,引导学生理解课 文大意。
教师活动:“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 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读完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