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同步练习52
- 资源简介:
约8170字。
《故都的秋》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 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B.“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C.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
D.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的深了
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的深情
C.可是这秋的深味(很浓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D.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欣赏玩味景物)不到十足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靠着“祖传秘方”,老字号曾独领风骚;( )。据报道,一些老字号品牌餐饮,尚在生死线上挣扎。“京城八大楼”之一的正阳楼,在制作大螃蟹、勾兑涮羊肉汤上,具有独家秘方,曾经红极一时,时下却___________。
当然,也有不少凭借老秘方自救的老字号。20世纪90年代,云南白药这个___________的“疗伤圣药”,几乎在人们视野中消失,直到把老秘方运用到新载体上才___________。把白药加入创可贴,云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