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同步练习5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17 21:09: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850字。

  14.1《故都的秋》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小阅读-课内
  1.《故都的秋》中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写了这么多声音,但仍然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试简要分析。(《故都的秋》)
  2.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什么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故都的秋》(郁达夫))
  二、名句名篇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       ”。
  (2)古人善于状写明月,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       ,       ”描绘了动静两种状态下的月光、月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故都的秋》里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古诗中常常用“秋风”这一典型意象来渲染氛围,借此抒发自己的思绪,如“       ,       ”。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晚登城北门 
  陆游
  幅巾①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②信,两行雁带杜陵③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④。
  [注]①幅巾:古代男子不戴帽子时,用一幅细绢束头发,称为幅巾。②散关:即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③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诗人用杜陵借指长安,长安为宋以前多代王朝建都之地,故在这里又暗喻故都汴京。秋:在这里既指季节,也有岁月更替的意思。④梁州:古九州之一,这里指关中地区,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上句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下句抒写了秋日的感受。
  B.“杜陵秋”三字,寄寓着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怀,对故都的思念之情。
  C.山河兴废难料,令诗人搔首不安;身世的安危未卜,只能倚楼兴叹。
  D.这首诗运用记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层次清楚、感情激愤。
  5.请结合全诗分析诗句“卷地西风满眼愁”在全诗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宋)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6.本词上阕“_______”二字承上启下,既回顾了以往的京城生活,又点出了眼前所面临的境遇。
  7.在古典诗词中,点染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即先点明情感内涵,再用景物渲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