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复习讲义
- 资源简介:
约37670字。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复习讲义
考情分析
1. 选文特点:
试题选材及命制以民族文化和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越来越契合时代精神,越来越跟上时事变化,体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包括科技创新、新的科学观念的培养。
2. 题型特点:
全国新高考Ⅰ、Ⅱ卷分值是17分,3道客观题,均为单选型,每道题3分;2道主观题,每道题4分,结合材料分析文本+深度理解和创意解读。
3. 命题趋势:
全国新高考Ⅰ、Ⅱ卷采用两到三则材料阅读的方式,综合了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更贴近新课标“设计合理的高考试卷试题”中的要求。在题型和分值上还在变化,还未有稳定的命题设置规律。这更需要学生在全面掌握论述类文本的相关知识基础之上懂得灵活变通。
在命题材料的选择和题型设置体现出“稳中有变”的特点,“稳”体现在总的命题格局保持了稳定,选材为社科类学术论文,着重考查信息获取、理解掌握等核心素养和归纳概括能力、论证推理能力、辩证思维等关键能力;“变”则体现在选文方向和考点选择上。
客观选择题(3道,共计9分)
主观简答题(2道,共计8分)
年份 卷别 选材聚焦 体裁 特点
2024 新课标Ⅰ 材料一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政论文+
学术论文 ①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体裁上,新高考卷整体上侧重社科类的学术论文、政论文,又兼顾科普类文章。题材上,涉及历史、地理、社会学、哲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侧重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自信主题。形式上,既有由多则材料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也有连续性的单一文本;既有纯文字的材料,也有图文结合的材料。
②社会性、时效性强。选文具有鲜明的情境感和时代感,或介绍最新理论成果,或关注时代热点,注重培育考生的宽视野、大格局和高素养。
③注重学科融合。选材注重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凸显了语文学科考查的综合性特点。
新课标Ⅱ 材料一布莱恩•弗洛卡《登月》
材料二斯蒂芬•克拉克《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登上月球背面》
材料三吴伟仁《〈月背征途〉推荐序》 政论文+
学术论文
2023 新课标Ⅰ 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 书籍前言
新课标Ⅱ 材料一: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材料二: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政论文+
学术论文
2022 新高考Ⅰ 材料一: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政论文+
学术论文
新高考Ⅱ 材料一: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
材料二: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
材料三:杨乃乔《〈红楼梦〉与The Story of the Stone——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 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