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教案12
- 资源简介:
约3810字。
《氓》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相关文化常识。
2.掌握诗歌内容,分析作品形象。
3.鉴赏诗歌的比兴手法。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内容,分析作品形象。
2.教学难点:鉴赏诗歌的比兴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讲解,点拨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经》概况
由孔子编订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源头。
《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首。在先秦时期,它被称为《诗》,或因其诗篇数量而被称为《诗三百》。
从汉代开始,《诗》被儒家学者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并被列入“五经”之一。其文学属性逐渐演变为具有政治、道德教育功能的教材,即所谓的“诗教”。 《诗经》的三百零五首诗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即地方民歌和风谣,包含了十五个地区的民歌,称为“十五国风”,共有160篇。
“雅”是指正统的宫廷乐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用于隆重的宴会典礼,“小雅”用于一般的宴会典礼,共计105篇。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现存40篇。
二.导入《氓》
了解了诗经的概况,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部经典,去聆听三千年前华夏先民的吟唱。
看诗中女子给我们讲了一段怎样的故事。
三.熟读
1.听范读,正字音。2.自由品读,注意二二节拍的把握。
四.预习检测,思考:本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五.梳理情节结构:
恋爱婚嫁(1-2)发生婚变(3-5)决绝离去(6)
六.学习“决绝离去”:落实重点字词,一生翻译,参考名家翻译。
朗读本节。
1.这节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试着加以概括。
明确:女子无法忍受男子的变化无常,果决离开。
2.你从这节中,读出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明确:愤怒绝望。
3.从结局我们可以推知这是一个典型的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总角之宴,言笑晏晏),青梅竹马的爱情往往最美好也最牢靠(感情基础深厚),然而这段爱情最终却以女子的绝望控诉、转身离开告终!到底是什么毁了他们的爱情?这位女子在这段爱情中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