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压缩语段练习题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3/11 15:27: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770字。

  高考压缩语段题所选取的语段类型多种多样,命题形式也多有不同。从2018年高考试题命制情况看,压缩语段题的语料选择的多是说明类文段、议论类语段,设计的题目主要从概括的角度切入,如2018年高考江苏卷第4题,要求概括文字的主要意思;再如2017年高考山东卷第17题,要求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19年高考压缩语段仍是考查热点,出题角度应该仍以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为主,语段类型不会拘泥于上述两种。
  解答压缩语段题,要重点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1.明确材料的表达方式。采用不同表达方式的语段,其表述的方法和内容不同,比如说明类语段,主要通过对概念的解说来说明某种道理、原理、结构等;描写类语段,主要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等。
  2.筛选出材料的主要信息。根据语段类型,可以快速准确把握语段的主要信息,比如新闻类,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筛选;议论类语段,可以通过把握论点、论据的方法筛选;说明类语段,可以通过对概念和说明概念的内容筛选等。
  考向一    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
  类型1  记叙类语段压缩
  1.阅读下面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六朝古都建康的发展变迁。要求:不超过50字。
  589年,隋灭了陈,统一全国。隋文帝下令将六朝古都建康(今南京)的城邑和宫殿全部毁掉,改为耕地,以免有人继续称帝。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又将建康、同夏、秣陵三县并入江宁,废临沂、丹阳、湖熟三县,属地也并入江宁,建康被降到了一般州县的地位。此时的王谢显族早已败落,秦淮河也失去了往昔的流光溢彩。不久,隋为唐所灭,连年的战乱把六朝的古迹摧毁得所剩无几,原本繁华的都城断垣残瓦,满目疮痍。乌衣巷的高府华第遍地野草,焦土昏鸦,显赫辉煌的王谢高贵门第也几乎踪影无存,一片荒凉。
  【答案】示例 建康在隋时城邑和宫殿被毁,降级为一般州县;唐时六朝古迹全被摧毁,连乌衣巷都只剩一片荒凉。
  2.阅读下面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丹书铁券”在明代的发展变化。(不超过55字)
  “丹书铁券”是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信物。之所以称“丹书铁券”,是因为早期的铁券是以朱砂填涂其上的文字。用朱砂填涂文字,可使颜色纯正,又能使色彩经久不褪;以铁为券,取其坚固、久存之意。明初,朱元璋创建了历史上最完备的铁券制度,从法律上规范了“丹书铁券”的有关内容。如其颁授对象,仅限于立有军功,被封为公、侯、伯的勋臣;至于权限范围,仅限于本人和后代犯罪不加刑。洪武三年(1370年),李善长、徐达、李文忠等34人获公爵或侯爵封号,并被赐予“丹书铁券”。明中后期,仍不时有功臣及其后裔获赐铁券。明末,崇祯皇帝还曾给大宦官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颁赐铁券。清代,“丹书铁券”制度被废除。
  “丹书铁券”                                                                            
  【答案】示例 (“丹书铁券”)在明初创建了最完备的铁券制度,规定了颁授对象和权限范围;到了明朝中后期,颁授对象扩大到有功之臣的后裔。
  【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分析语段的意思。第一、二、三句,解说“丹书铁券”以及使用“丹书”“铁券”的具体原因;第四句,写明初朱元璋为“丹书铁券”建立了完备制度;第五句,从颁授对象和权限范围两个角度解说明初铁券制度的内容;第六句,写明初颁授“丹书铁券”的对象;第七、八句,写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