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语文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高中语文学科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9/28 21:49: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7500字。

  2024-2025学年高三语文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高中语文学科试卷
  (完卷150分钟满分150分)
  班 级         座号           姓 名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样态。既有器物的文明,也有制度的文明;既有物质的文明,也有精神的文明;既有以文学为代表的文明,也有以艺术为代表的文明。如何从纷繁复杂的文明形态中超脱而出,以一种宏观的视角来俯瞰中华文明的整体样貌,既需要宽容的心胸,也需要独到的眼力。可以说,《伟大的中华文明》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努力。
  中华文明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从考古学、历史学、文化学的角度都可以给出答案。但从哲学的角度来叩问中华文明的来龙去脉,无疑是一个创新的想法。该书作者认为,中华文明存在于神话叙事中,存在于历史叙事中,也存在于哲学叙事中;存在于过往的危机叙事中,同样存在于延续至今的现代化叙事中。中华文明历史上出现的优秀人物,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精神标识;中华大地上存在的文物古迹、文献古籍等,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物质标识。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件,特别是那些能够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的大事件,体现中华文明发愤图强精神的大事件,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标识;中华思想文化中特有的哲理、文学艺术等语言产品,也是中华文明的独特标识。在悠久的历史中,灿烂的文化、多元的风俗、革命的精神,乃至当代的社会主义文化等都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这种着眼于历史的思考,是该书的特色,但作者并没有停留于对历史上文明形式和内容的分门别类的归纳,而是试图阐释这些文明史上的闪光点所体现的精神价值。
  中华文明独具的特征,不仅表现在中华文明所表现的独特精神标识上,而且表现在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上。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科学概括。作者的论述,有力地论证了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何以成立。可以说,该书从前至后,都遵循了对中华文明五个特性的内在把握。比如,第一章论述中华文明的叙事体系时,就意在展现中华文明在神话叙事、历史叙事、哲学叙事、危机叙事、现代化叙事中所体现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再如第五章,在论述中华文明的文明观时,就分别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连续性、包容性、和平性和统一性。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思路:在对中华文明叙述的内容中呈现中华文明的特性,从而避免了在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展现中可能存在的形式化和机械化。
  文明是历史,也是未来。对中华文明的书写,既是对中华文明既往的追溯,也是对中华文明未来的期许。“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中华文明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其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支撑,而且在于其能行稳致远、持续发展而越来越辉煌。该书的特点是,既有对中华文明历史角落的深探,也有对中华文明广阔前景的展望。这种对既往追溯和对未来期待的融通,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以及和平性之间的相互支持和融会贯通,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思路。
  文明具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但同时,文明又是人的文明,代表文明前进方向的优秀历史人物和人民群众是文明的继承者,也是文明的创造者。从该书的逻辑框架看,作者一方面展现了中华文明在其连续性发展中的历史必然,表述了中华文明的自我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创造中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及劳动人民的伟大贡献。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文明更是呈现出某种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态势,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明的整合性、推动性、领导性贡献既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必然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伟大的中华文明》努力用宽容的胸襟和独到的眼力观照中华文明的整体样貌。
  B. 《伟大的中华文明》着眼于历史的思考,尝试阐释文明史上闪光点的精神价值。
  C. 《伟大的中华文明》既有对中华文明历史角落的探究,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D. 学界对“中华文明”没有确切的定义,但其含义自明,这使研究者将其研究走深走实。
  2. 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文明在器物、制度、精神、物质、文学等方面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样态。
  B. 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C. 中国共产党以及人民群众都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D. 中华文化的基因决定文化记忆和文明形态必将伴随着每个人的一言一行。
  3. 根据文本内容推测,以下结构图示最可能符合《伟大的中华文明》章节编排的一项是(   )
  A. 
  B. 
  C. 
  D. 
  4. 请梳理文本第三段的行文脉络。
  5. 书评的写作目的是传播书的内容,评论书的价值,推介书的特色。请说明作者是如何实现写作目的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这使研究者将其研究走深走实”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对‘中华文明’,学界并没有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但其含义自明。该书对中华文明的独特解读或许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中华文明的一个新的视角:希望这项研究把中华文明的研究视域推向更广,并使中华文明的研究走深走实”可知,“这使研究者将其研究走深走实”是作者的希望,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伞
  【法】莫泊桑
  奥莱依太太很节俭。她知道一个铜子有多么大的价值,为了增加钱财她有一大堆清规戒律,奥莱依先生好不容易才能得到点零用钱。其实呢,他们经济上相当宽裕,不过奥莱依太太看见白花花的银币从手里出去,总好像心被撕破了一块,感到一种真正的痛苦。每逢不得已而付出一笔数目稍大的款子,尽管这笔费用决不能省,她当天晚上总是一夜睡不安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