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练习:成分残缺或赘余
- 资源简介:
约7770字。
句子要表达完整的意思,就要结构完整,如果结构不完整,表达意思就不清楚,就会出现“成分残缺”的毛病。句子成分的省略和句子成分的残缺不是一回事,在省略句中,省略成分不用补出来,句子仍表意明确;成分残缺的句子读起来别扭,给人以不完整感。常见的成分残缺的语病主要有以下几种:1.主语残缺;2.谓语残缺;3.宾语中心语残缺;4.介词残缺。
句子成分赘余是病句中一个重要类型,也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成分赘余包括主语赘余、谓语赘余、宾语赘余和修饰成分赘余等。句子成分赘余无外乎以下几种:一是修饰语叠床架屋,二是词语同意重复,三是修饰语与中心词重复。因此我们要注意经常整理一些典型例子,多积累一些材料,培养自己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
考向一 主语残缺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学校举行的“最美和声”歌唱比赛活动,使我们宏志班锻炼了组织能力,提升了歌唱水平,增强了集体意识,彰显了青春活力。
B.“两让两争取”这一办学思路的提出,目的是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争取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使实验中学真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一流名校。
C.根据各种民意调查显示,人们高度钦佩中央的反腐勇气,坚决拥护中央对所有贪官开展调查的决定,这是中国民间广大群众的普遍心声。
D.在竞争激烈的CBA中,本赛季崛起的辽宁队凭借数次的“疯狂第四节”创下了17连胜的佳绩,连胜的质量和长度较以前均有所提高。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在阳泉盂县生活了十年的赵平讲,当地私挖滥采现象严重,耕地被占不说,农作物也因粉尘污染导致产量大幅降低。
B.“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只有我们抽掉其中的历史内容,再赋予其时代内涵,那么孔子的这一教学思想和主张,在今天就仍会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C.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发展良好与否,关系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着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D.老人跌倒该不该扶?当这个简单的问题都要作为一个话题来讨论的时候,表明了我们的道德素质和精神文明急需提高。
【答案】C
技巧点拨
主语残缺是高考病句考查的常见类型。解答此类试题时,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1.看到介词,检查是否滥用介词致使主语残缺。如第1题A项,滥用介词“通过”;第2题D项,滥用介词结构“当……的时候”,致使句子缺少主语。
2.检查句子是否滥用省略造成主语残缺。如“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2014年高考江西卷),此处属偷换主语造成的分句主语残缺。此句中“要求具有”的主语若承前一分句的主语“中心思想”,则与后面的宾语“分析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搭配,故应在“要求具有”前加上“中心思想的提炼”。
考向二 谓语残缺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
B.传统的教学认为只有学会了才能去做,因此教师一般先教授所要学的概念和知识点,而后让学生做练习,再尝试相关问题。
C.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