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7970字。
四川省凉山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论权力的人可以分成两派:一派是偏重在社会冲突的一方面,另一派是偏重在社会合作的一方面。
从社会冲突一方面着眼的,权力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或阶层间主从的形态里。在上的是握有权力的,他们利用权力去支配在下的,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动、权力,依这种观点说,是冲突过程的持续,是一种休战状态中的临时平衡。冲突的性质并没有消弭,但是武力的阶段过去了,被支配的一方已认了输,屈服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甘心接受胜利者所规定下的条件,非心服也。于是两方面的关系中发生了权力。权力是维持这关系所必需的手段,它是压迫性质的,是上下之别。——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横暴权力。
从社会合作一方面着眼的,却看到权力的另一性质。社会分工的结果使得每个人都不能“不求人”而生活。分工对于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因为这是经济的基础,人可以花费较少劳力得到较多收获;人靠了分工,减轻了生活担子,增加了享受。享受固然是人所乐从的,但贪了这种便宜,每个人都不能自足了,不能独善其身,不能不管“闲事”,因为如果别人不好好地安于其位地做他所分的工作,就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这时,为了自己,不能不干涉人家了。同样地,自己如果不尽其分,也会影响人家,受着人家的干涉。这样发生了权利和义务,从干涉别人一方面说是权利,从自己接受人家的干涉一方面说是义务。没有人可以“任意”依自己高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得遵守着大家同意分配的工作。可是这有什么保障呢?如果有人不遵守怎么办呢?这就发生了共同授予的权力。这种权力的基础是社会契约,是同意。社会分工愈复杂,这权力也愈扩大——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同意权力。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依赖与庇护是孪生关系。依赖的目的是寻求庇护,庇护之下必然形成依赖。不过,与自上而下的庇护关系不同,依赖关系可以存在于地位不平等的双边关系主体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地位平等的双边关系主体之间,地位平等的双边交换关系,往往以互惠互利为基础,可以称之为互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横暴权力是休战状态中的临时平衡,是压迫性质的,是上下之别,是在上的握有权力的一方支配驱使在下的一方。
B.同意权力产生于社会分工带来的社会合作关系,其基础是社会契约,它是我们享受权利的保障,也监督我们履行义务。
C.利益互惠式依赖关系形成的首要条件是共同的利益,这种关系中依赖双方拥有共同的利益需求,共享产生的利益增值。
D.互惠式依赖关系存在于地位平等的双边关系主体之间,往往以互惠互利为基础,它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冲突的性质没有消弭,但横暴权力界定了冲突双方的不平等地位,它是冲突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B.现代商业社会之所以比传统农业社会更强调“契约精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复杂。
C.以互惠互利的产生发自利益,还是发自情感,或者发自价值为标准,互惠式依赖关系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D.费正清提出的“付出——回报”模式表明,中国人的互惠互利行为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心理的体现。
3.根据材料二,对以下情景中依赖关系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向龙王“祈福纳祥”。这种行为体现为“利益互惠式依赖关系”。
B.凉山州某县农村某户婚嫁,村中各家各户都来帮忙杀猪宰羊。这既是基于利益,也是基于情感的互惠式依赖关系。
C.古代官府征人丁服徭役,督促加固河堤,兴修水渠,以应对来年可能发生的水旱灾害。这是“被迫式依赖关系”。
D.重阳节,某村在保留传统祭祀仪式的同时,新增关爱空巢老人免费理发的活动。这是价值和情感互惠式依赖关系。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请分析两则材料中关于处理两个政权之间关系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白光①
鲁迅
陈士成一见县考的榜,便先在十二张榜的圆图②里细细地搜寻陈字,陈字也不少,似乎也都争先恐后的跳进他眼睛里来,然而接着的却全不是“士成”这两个字。
凉风吹动他斑白的短发,初冬的太阳还是很温和的来晒他。但他似乎被太阳晒得头晕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这时他其实早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