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案72
- 资源简介:
约4910字。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情感)
2.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一、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看课文注释①。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至极,同年(1926)四月写下了这篇文章。
二、字词:
不惮dān 攒cuán射 尸骸hái 桀骜á0 浸渍zì 租赁lìn
山阿ē 阿谀 阿附 阿胶 刚直不阿
喋血dié 间谍 谍报 通牒 度牒 碟片 蝶泳
编辑jí 缉拿 缉私jī 作揖yī
洗涤dí 丝绦tāo
立仆 前仆后继pū 仆人p
菲薄fěi 绯红fēi 飞短流长fēi 悱恻fěi 成绩斐然
长歌当哭dàng: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例】二次革命失败,很多同志殉义武昌。我是一个书呆子,既非军人,又非政客,更无直接参加革命的资格,只好弄弄文笔,长歌当哭。
简介背景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
刘和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三一八”惨案中,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抱病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她扛着校旗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开枪,刘和珍身中七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