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教案46
- 资源简介:
约6400字。
过秦论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作者生平以及本文写作背景。
2、结合课文注释,紧扣上下文,能准确翻译课文第1、2段,积累文言知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一部战国史简直就是一部战争史。几千年以来,“弱肉强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当秦始皇做着千秋万代掌权的美梦的时候,一群疲惫的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轻而易举地攻破秦国“金城千里”,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了解作者生平以及本文写作背景。
2、结合课文注释,紧扣上下文,能准确翻译课文第1、2段,积累文言知识。
三、自学指导,紧扣教材。
1、默读《导学案》有关本课“识作者”“知背景”“晓常识”的知识讲解。
(了解贾谊的生平及代表作;知道本文的写作背景)
2、结合课下注释的拼音,朗读《过秦论》,完成下列注音:
腴( ) 轸( ) 镞( ) 万乘之势( )
恬( ) 比权量力( ) 藩( ) 孝公既没( )
笞( ) 召滑( ) 俯首系颈( ) 践华为城( )
劲弩( ) 不及中人( ) 墨翟( ) 蹑足行伍( )
牖( ) 瓮( ) 朝同列( ) 将数百之众( )
度长絜大( ) 一夫作难( )
3、根据课下注释翻译第1、2段。
注意:
(1)实词:蒙、因、举、爱、致、叩等。
(2)古今异义:西河、橹等。
(3)词类活用:过、席、包、囊、斗、亡、北、固等。
(4)通假字:衡、从等。
3、共计12分钟。
四、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一)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读书,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找出自己疑难问题并作出标记,开始自学。
(二)自学检测:提问检测。
提问检测:抽1名同学翻译课文(其他同学挑毛病)。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答案点拨:
1、贾谊(前200年—前168年),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 [1] 。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