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练习题11
- 资源简介:
约12160字。
liguilin1970 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鉴赏考题相对比较稳定:考题设计(选择题与主观题)与考题分值多年未变。从考查内容看,主要考查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与情感四个方面,俗称诗歌考点四大项。四大项构成的考题千变万化,但主要有十大考题。
2022—2024年全国新高考卷古代诗歌考情分析
年份 题目 作者 朝代 体裁 考点 题型 题干表述 分值
2024年新高考Ⅰ卷 《宿千岁庵听泉》 刘克庄
宋 诗 内容理解和赏析 选择题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对比手法赏析 简答题 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 6分
2024年新高考Ⅱ卷 《雨后为山亭独卧
》 叶梦得 宋 诗 内容理解和赏析 选择题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简答题 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6分
2023年新高考Ⅰ卷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宋 诗 内容理解、情感态度、语言特色、构思特点 选择题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内容理解、思想情感、观点态度 简答题 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
2023年新高考Ⅱ卷 《湖上晚归》 林逋 宋 诗 内容理解、情感态度、语言特色、构思特点 选择题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内容理解、思想情感、观点态度 简答题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6分
2022
年新高考Ⅰ卷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魏了翁 宋 词 内容理解、情感态度、语言特色、构思特点 选择题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内容理解、思想情感、观点态度 简答题 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
2022
年新高考Ⅱ卷 《送别》 李白 唐 诗 内容理解、情感态度、语言特色、构思特点 选择题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内容理解、思想情感、观点态度 简答题 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
2021年新高考Ⅰ卷 《寄江州白司马》 杨巨源 唐 律诗 内容理解、艺术手法、重要词语、情感态度 选择题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思想情感、观点态度 简答题 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6分
2021
年新高考Ⅱ卷 《示儿子》 陆游
宋 律诗 内容理解、艺术手法、重要词语、情感态度 选择题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思想情感、观点态度 简答题 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6分
一、备考核心知识点
1. 诗歌核心要素深度解析
意象与意境
高频意象库:如“梧桐”(凄凉)、“鸿雁”(思乡)、“流水”(时光流逝)等,需整理分类并关联情感。
意境分析公式:意象组合+氛围特征(孤寂/雄浑/清幽)+情感投射(如《天净沙•秋思》的“枯藤老树”营造羁旅苍凉)。
语言炼字与风格
炼字题:聚焦动词/形容词/副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的动态感)。
风格辨识:李白飘逸、杜甫沉郁、李清照婉约、辛弃疾豪放,需结合时代背景记忆。
表达技巧
修辞:比喻(明/暗/借喻)、拟人、夸张、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正/反)、虚实结合、用典(如辛弃疾词中的历史典故)。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安得广厦千万间”)与间接抒情(借景、托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