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40字。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饶师实中高二语文组 林奕群
【教学目的】1.了解学习杰出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
2.进一步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
3.学习本课选材和立小标题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了解学习杰出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
2、难点: 进一步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
【教学步骤】
一、解题,介绍背景
这篇通讯选自2001年2月22日《科技日报》。标题采用了正副标题的形式,正标题,“喜看稻菽千重浪” ,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突出了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的成就。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副标题交待了这篇人物通讯的主人公——袁隆平。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粮食短缺。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 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 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二、阅读思考
★ 1、这篇人物通讯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 2、这篇通讯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 3、课文的第一段与后面的四个小标题是什么样的关系?
★ 4、这篇人物通讯的叙事手法有什么特点?请找出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
参考答案:1.总共写了四件事:
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 工作态度和方法
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 学术品格
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 道德操守
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 理想志向
2.使用小标题,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
3.总分关系
第一部分(第一段):总述袁隆平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第二段—最后):分述其事迹及表现
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