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28 20:50:4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40字。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饶师实中高二语文组  林奕群
【教学目的】1.了解学习杰出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
2.进一步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
3.学习本课选材和立小标题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了解学习杰出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
2、难点: 进一步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
【教学步骤】
一、解题,介绍背景
这篇通讯选自2001年2月22日《科技日报》。标题采用了正副标题的形式,正标题,“喜看稻菽千重浪” ,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突出了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的成就。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副标题交待了这篇人物通讯的主人公——袁隆平。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粮食短缺。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 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 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二、阅读思考
★ 1、这篇人物通讯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 2、这篇通讯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 3、课文的第一段与后面的四个小标题是什么样的关系?
★ 4、这篇人物通讯的叙事手法有什么特点?请找出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
参考答案:1.总共写了四件事:
  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         工作态度和方法
  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           学术品格
  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       道德操守
  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     理想志向
2.使用小标题,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
3.总分关系
第一部分(第一段):总述袁隆平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第二段—最后):分述其事迹及表现
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