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2550字。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代文化常识——姓名字号》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梳理探究”中《古代文化常识》的专题,对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做了系统梳理,以此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学习的乐趣,加深对古代社会生活的了解。
课文对古人的姓名字号作了简明阐释,重点解说了名与字的关联及古人谥号等问题,让学生了解古人的姓名字号,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古人姓氏名字号并不陌生,但真正了解古人姓名字号文化内涵的并不多。由于古人姓名字号十分复杂,因此在对古人姓名字号进行探究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是有些难度的。
【教学目标】
1.了解姓氏的来源。
2.掌握古人的名、字、号的相关知识。
3.提高学生对古人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梳理探究,明确古人名与字的关联。
教学重点:通过梳理探究,把握古人谥号的作用和分类。
【教学方法】
梳理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准备】
学习任务单, 微课,智慧课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1
导入新课
刚才,当老师喊出“上课”两个字的时候,同学们都全体起立统一向老师问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大家都习以为常了的课堂礼仪和常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古代文化常识之古人姓名字号”。
【设计意图】即景导入,拉近师生距离,并拉近学生与文化常识的距离,让学生明白文化常识就在我们身边。
2
预习检查,回顾旧知
请大家说说黑板上这几组词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板书: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预设:苏是姓,轼是名,子瞻是字,东坡居士是号
【设计意图】回顾古人的姓名字号,唤起学生的知识记忆,对古人姓名字号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
3
梳理探究 合作展示
(一)姓——考其源
1.请一位同学说说以下姓氏的来源。
①姬、姜、嬴、姚
②郑、陈、越、秦
③东郭、南郭、西门
④司徒、司马、司空
⑤巫、卜、陶、屠
⑥马、牛、柳、梅
预设:
① 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
②封国封地。
③以出生地或居住地。
④官职
⑤以职业
⑥以动植物或其它自然物为姓氏
学生活动:“我”从哪里来
说说自己姓氏的来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梳理探究成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