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学设计(13份)
- 资源简介: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10课+谈中国诗+.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13课+宇宙的未来+.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1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3课+边城+.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5课+滕王阁序+.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6课+逍遥游+.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7课+陈情表+.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8课+咬文嚼字+.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教学设计:第9课+说“木叶”+.doc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目标】
1.了解施耐庵及《水浒》。
2.梳理小说情节,把握林冲形象。
3.分析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4.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转变,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讨论、探究,深入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林冲思想性格的把握。
【教学课时】一课时(梳理小说情节)
【教学过程】
一、启发交流,激发兴趣
课前播放《好汉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我先要考考大家,对《水浒传》的了解怎么样。《水浒传》中一共写了多少位梁山好汉?他们每人有一个绰号,你知道哪一些?屏幕上显示的人物你能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吗?(屏幕显示)宋江、吴用、李逵、武松等的头像和绰号让学生猜他们的名字。最后出现林冲。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林教头”。
二、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群星璀璨,众英雄中单表一个——豹子头林冲。请大家打开课文,一起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1.高尔基说:“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这正可用于本文。现在谁先来说说这篇小说的情节?
提示:本文的情节,按照出场顺序,以林冲的活动串起这篇文章。文章最先安排林冲出场,巧遇小二夫妇;然后是陆虞候出场,林冲买刀寻敌;寻敌未果后,林冲被派守草料场;然后是两方面人物登场,矛盾冲突达到高潮。
巧遇小二(沧州遇旧)——买刀寻敌(买刀寻仇)——守草料场(接管草场)——雪地复仇(杀仇上山)(概括故事情节要注意三点:准确、顺畅、简练)
本课情节特点:
1.一波三折。情节要点可概括为:沧州遇旧、酒店密谋、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夜宿山神庙、庙里偷听、雪夜杀敌。沧州
……
边城
【教学目标】
1.赏析本文通过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赏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
3.赏析作者平实、简明、含蓄的散文化的语言。
4.分析小说中对风土人情的描写,领会边城的风景美、人情美、风俗美。
【教学重点】
1.赏析本文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
2.赏析翠翠的形象及意义。
【教学难点】
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同学们大家还没有忘记陶渊明给我们展现的世外桃源吧,那“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社会图景多么令人向往呀。今天我们将要欣赏的是当代作家沈从文给我们展示的一个,在战争年代仍然“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边城生活图景,也许你读了之后又会有一种到这个边城去寻找和平幸福的生活呢。
二、老师简介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沈从文先生生于1902,1988去世,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
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等。他以“乡下人”的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中国显露出的丑陋,这与当时新文学主将在作品中表现的主题完全相反,这种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在他的湘西系列作品中,表现了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同时也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思想。
《边城》的意思就是边远的小城,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小说
……
宇宙的未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科学预言的方法,认识宇宙运动变化的基本特征和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向。
能力目标:培养快速阅读,准确捕捉并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概括并表述作者的基本观点,并且能做有个性的阅读评价。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宇宙运动变化的基本特征和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向,学习作者站在世界科技前沿,执着探索追求真理,勇于面对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学习科学预言的方法,认识宇宙运动变化的基本特征和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向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2.培养快速阅读,准确概括并表述作者的基本观点,并且做有个性的阅读评价是本文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 点拨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概括表述
仰望灿烂的星空,我们会肃然起敬,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和想象。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宇宙的猜测和探索从来也没有停止过。中国古代的宇宙学有浑天说、盖天说、昼夜说等,西方有日心说、地心说等。然而直到20世纪诞生现代宇宙学,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才有了根本性的突破。
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以“宇宙的未来”这样玄而又玄的话题在剑桥大学作讲演,对我们认识宇宙有哪些启示呢?
1.概括第一的自然段的内容。
作者开篇提出问题,引起读者的关注:要想预言将来是非常困难的,预言宇宙的将来尤其困难。
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个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科学家执着探索追求真理,勇于面对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
2.研读第二段开始的文字,根据各段相关衔接点划分第二部分,并概括作者的观点。
回顾人类预言的历史。
古代的巫术。精神恍惚——为了增加神秘色彩——技巧在于解释(唯心、主观、臆断)
近代宗教预言。不断用新的解释来掩饰预言的失败——第三次预言要实现——“首先要数出获救者名单”(幽默讽刺掩盖预言的谎言)
科学家的预言——也许并不比那些巫师或预言家的更可靠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