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000字。2007年高考语文备考建议
恩平市华侨中学 关健明
2007年语文科《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方略
2007年,将是高考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是新课程实施后见成效的关键一年。2007年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自然引起广大考生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研读《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简称“新考纲”,下同),我们发现,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试卷结构,与以往相比,都有很大的变化。本文拟通过对2007年新考纲的整体解读,略谈几点关于2007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看法。
2007年考纲解读
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解读】与以往的考试性质相同,没有变化。高考依然是高中学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Ⅱ.考试能力要求
2007年考纲: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2006年考纲: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解读】在顺序上,“鉴赏评价”调为D,“表达应用”调为E。这样调整更合理。“鉴赏评价”是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表达应用”是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先阅读,后表达,符合认知规律。2007年考试能力要求中增加了一个能力层级——探究。这一层级的增加,体现了新课标下新高考的新要求。
Ⅲ.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解读】2007年高考,由必修五个模块、选修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其依据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同以往相比,“新考纲”对考试内容的规定更明确。
一、必考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具体要求见《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下同。)
【解读】现代文阅读是“新考纲”中变动最大的部分,除试卷结构有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外,在考点设置、能力要求上都有很大的调整。
(1)将“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分解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只考“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这种表述目标更明确,指向更具体,利于教学,便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