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复习点津(北京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2/26 3:07:1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188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900字,《2007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点津》第一、二讲,为北京考试报特邀稿件,言简意赅,点津到位,是本届高三复习的好帮手。
《2007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点津》
                              北京新源里一中  陈中复  撰稿
高考语文如何复习备考?这一直是高三师生特别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北京高考的命题不断改革,它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进一步准确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如何进一步体现对中学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改革的总体思想仍然是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能力,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使高考和教学在发展方向上保持一致。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必须从繁琐、被动的备考中解放出来。准确地从实质上认清高考语文试题中的知识点和能力线,科学而有成效地复习备考。
高考语文主要测试五个方面的能力: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其考试内容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五个方面。
高考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考查,大多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应用的而非纯记的、个性的而非共性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主要靠日常课内外学习和生活来充实。备考的主要任务则是对它进行个性化的条理、筛选、补漏并压缩范围、强化巩固记忆。要使每个迎考师生明白:知识运用是关键中的关键。
先讲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复习。语文基础既是技艺之学,也是积累之学,是检测学生真正语文水平的根本,所以这一知识板块的复习,必须重在挖掘以往知识库存并伴随着持续的大量的课外积累即“功夫在课外”的工作,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考生在复习阶段的课堂操作和课下操练的总体策略应重点放在培养字词推敲的敏感性,大量阅读与做笔记相结合。考生在制订复习计划时要注意与老师的专题训练同步,全面了解命题特点,熟练掌握答题技巧,始终贯彻多积累、练反复原则。下面就高考语文各项内容进行分述:
第一讲:音随义转  分类识记 
——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语音
在语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就是汉字的形、音、义以及常用词语的含义,这是构建语文知识体系的基础。攻克此考点的关键是在平时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关注读音问题,思考词语运用的原由,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特别是对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读音、字形,要勤于查工具书,要善于总结、积累、归纳。在考前第一轮复习中,要在分类识记和集中积累的基础上通过一定量的优化练习巩固识记成果,在强化训练的同时,摸索规律,探索答题技巧。
 2007年的高考语文,会继续考查字音,考查方向仍然会坚持语文与生活相联系的原则,既注重基础,又注重能力。总体难度将会与2006年持平,只要我们把握识记规律,既加强积累,又注意辨析,在这个考点上就不会有太大的闪失。
攻克此考点的要诀是:务必强化 “因义辨音”的意识。
高考的字音我们不一定都复习过,也不一定都记得很牢。面对模糊的、陌生的字音,“因义辨音”是科学的识记方法。
比如:处(chŭ chù),读chŭ时,有“处置、处罚”的意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